GI和肠道都是风口,都可能四两拨千斤!
热心肠先生 2019-09-20
2019年9月17日,热心肠先生在2019中国GI(血糖生成指数)国际会议上的演讲核心内容分享。

1.jpg

2019年9月17日,2019中国GI(血糖生成指数)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的一线专家深度探讨GI研究和产业。会议具体情况你可以点击下文了解:

全麦GI不低?甜食也有低GI?这场GI会议带来全球最新进展

9月17日,2019中国GI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的一线专家深度探讨GI研究和产业。

2019-09-18

2.jpg  集体合影

受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邀请,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有幸联合主办了本次会议,而我本人在会上发表了一个20分钟的演讲。

按老规矩,今天我把在会上的发言的精华部分通过公众号分享。在此之前,我先分享一下三点参会感受。

三点参会感受

标准和标签加速推进,GI正式进入风口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是食品和发酵领域的国家队,多个相关产业的标准由设在其中的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牵头完成。

本次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9月18日),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召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议题就是《食品血糖生成指数(GI)的测定》国家标准制定的技术研讨。

3.jpg  部分专家合影

同时,2019中国 GI 国际会议邀请了在澳大利亚推动“Low GI”即“低 GI”食品标签的学术界、产业界、协会的专家到会,充分分享相关工作的经验。而下一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可能会推动中国的“低 GI”或“GI 友好”标签的建立和推广。

这是行业的大事,意味着 GI 产业进入最大风口,先入者或赢得最大市场机会。

多类玩家在密切关注,市场突围需要创新

从产业观察者的角度,我在会议中很欣喜的看到身份、背景多样的参会者。其实从上面说的来自澳大利亚的嘉宾就可以感受到,专家们分别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协会。

而中国的参会者中,还有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监管和政策制定机构的官员。企业的类型也很多样,来自食品行业的居多,但也有药厂、电商平台、基因检测等领域的代表。

4.jpg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陈伟主任

这充分说明了多类玩家在密切关注 GI 领域的最新动向,都看到了这个方向的巨大前景(下面我还会有一定分析),甚至已经推出低 GI 食品多年并有一定的市场规模。

所以从竞争角度看,我要提醒玩家们注意在跟踪最新动向的同时,积累创新,争取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

欣喜看到更多企业致力于积累自有研究证据

第三个感受还是欣喜。

首先我看到了一家从事桑叶提取物产品研发的公司,积累了很踏实的实验室研究、创新的生产工艺等优势,难能可贵的是相关产品在医院进行了设计严谨、结果有效的临床试验。

同时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协和医院等专家的演讲中,我也看到了多个品牌的产品积累了不少自有研究证据。

5.jpg  展区照片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变化,食品、保健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要缩小,更多营养干预的解决方案要应用于临床,首先需要踏实、严谨、可靠的临床研究。

一些力求帮助特殊人员控制血糖的低 GI 食品和饮食干预方案走在了前面,相关企业在竞争中已经因为在研究上先行一步而建立了优势。

我的演讲核心内容

考虑每个独立演讲的完整性,我在演讲中总是需要一些关于肠道、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等背景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的PPT、文字简介我在微信分享时都不再列出,有兴趣了解相关知识的读者请移步:

194张PPT,说透肠道研究最新进展及肠道产业新机遇!

系统讲述肠道科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肠道友好型产品的新机遇,以及产品经理会如何改变肠道产业。

2019-08-13

6.jpg

当天我的演讲主题是“GI³——胃肠道、肠道产业和血糖生成指数”。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介绍 GI³ ——你正在看的《肠道产业》公众号的 logo 背后的含义。

其实它的意思就是“GastroIntestine 胃肠道 × Gut Industry 肠道产业× Glycemic Index 血糖生成指数”,充分体现出了学科、产业类别的交叉。

7.jpg

事实上,9月11-16日,也就是会议前6天的《热心肠日报》的话题,就是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

在关于 GI (单独写时,特指“血糖生成指数”,下同)的会议上,我们简单把上面图片中关于地中海饮食、膳食补充剂、肠道菌群是内分泌器官、糖尿病、垃圾食品、母乳低聚糖等等与 GI 的关系或远或近的关键词挑出来,就可以体会到我们关注肠道的人,其实也是在密切关注GI。

2019年7月15日,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苑鹏博士邀请我们共同主办会议后,我们有过多次深度的交流。

我也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GI”这两个字母,就像是“肠道”这两个字似的,极为简单,但是在它们后面可以承载的东西非常多。关于肠道我在之前说得比较多,我们来看看 GI。

它自身叫血糖生成指数,只是用于评价食物是否有利于血糖控制的一个参数,如果单去理解它,大部分人很快就可以掌握是什么意思。同时因为多年的推广和积累,特别是在专业人士、慢病人群中,GI 尤其是“低GI”是有一定的认知度的。

而在低 GI 后面,有食品和营养科学的无数研究和争论,也不断有特定人群受益于低 GI 的广泛应用,还有糖尿病之外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等诸多慢性疾病人群,当然它也链接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多领域人士。

不管是做类似于热心肠研究院做的肠道科普内容、重度垂直社群、循证数据库,还是做标签积累和推广,GI 都是一个具备“四两拨千斤”潜力的字母组合——简单、高认知、易于推广。

所以我们是愿意把在肠道领域的运营经验嫁接到 GI 上的!

何况我们的核心关注点里,同样也有两个“GI”,一个是胃肠道——GastroIntestine,一个是肠道产业—— Gut Industry。

9.jpg

三者本来就是很多交集,现在还能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1+1+1的事情,而应该是相乘,互相加持,互相促进,形成最大的力量,于是有了 GI³。

这在实际上意味着热心肠研究院今后会在关注“胃肠道”和“肠道产业”的同时,更多关注“血糖生成指数”。当然,我们需要与最强的机构多多合作,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跟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合作正式扬帆起航。

我想这后面会有很多精彩故事被书写的。

10.jpg

开场介绍完GI³,我开始分别讲关于三个“GI”的故事,首先介绍胃肠道(主要是肠道)的研究进展。大部分内容老生常谈啦,这里还是推荐你阅读:

194张PPT,说透肠道研究最新进展及肠道产业新机遇!

系统讲述肠道科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肠道友好型产品的新机遇,以及产品经理会如何改变肠道产业。

2019-08-13

11.jpg

特别提醒的是,了解这方面进展的最佳文献是 Nature Milestones 在2019年6月推出的“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专刊。我们曾经做过解读,推荐你阅读:

Nature重磅:人体菌群研究的25个里程碑(超精华知识和文献集合)

2019年6月,Nature Milestones 详解人类菌群研究历史上的25个重大里程碑,并列举了众多原始和延伸阅读文献。

2019-06-20

12.jpg

当然,在几乎所有会议上,我都要展示这张幻灯片,在 GI 会议上也不例外,我要宣扬我的观点:我们要从只关注“肠道菌群”转为关注“肠道——包括菌群在内的肠道”。

肠道菌群的研究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揭开了人体是个生态系统的秘密,二是积累了多组学、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等一整套研究方法,而这些方法在促进菌群研究之外,大大促进了食品科学、药学、营养学、中医药等领域的发展。

而这些方法,对于关于 GI 的人来说,都会是得力的工具,一定会有更多科学研究、产业应用因为工具的产生和优化而取得新的给力的发展。

13.jpg

第二个“GI”,我们关注 Gut Industry (肠道产业)。

14.jpg

我以对参与赞助“2019中国肠道大会”的企业为例,概略性的进行介绍。这些企业能够赞助肠道大会,是目前肠道产业的典型代表。同时因为数达100余家,还是可以在其中一窥产业的现状。

15.jpg

跟大家实际看到的情况很类似,益生产品一马当先。尤其是益生菌相关的产品、企业和品牌,在过去几十年就有长足发展,经营和资本实力都不容小觑。

我们看到大会的主赞助商、分会场赞助商全部与益生菌有关。值得关注的是,科拓恒通是目前中国益生菌行业的国产代表性和领头企业,拜奥是国外循证基础做得非常好的益生菌品牌,三元食品则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代表之一,宠物大师则提示我们也要关心动物用的益生产品。

16.jpg

但是除此之外,产业正在逐步百花齐放。

我们看到了华大基因、Ilumina、Pacbio、Nanopore、Themo Fisher这五大测序仪厂商悉数到齐,各种基于测序的应用和创新企业比例不小。

17.jpg

我们也看到手上握有微生态制剂的药厂位列其中,而经营保健品、有机农产品、科研服务、大肠癌筛查产品的公司也在同台交流。

18.jpg

类似于未知君、凌恩生物这样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从而在肠道中淘宝(挖掘微生态药物)的创新公司也在蓬勃兴起。

19.jpg

5月会议中,我请热心肠研究院的同事统计赞助企业的市值,居然达到了4.14万亿人民币,如果统计所有参会(有些企业付费报名但未赞助)企业的市值,预计超过5万亿。

20.jpg

所以总结一下中国肠道产业的现在,那就是产业已具备雏形,上面这12大领域都有与“GI”契合的机遇。

21.jpg

最后,说回到会议的主角 GI —— Glycemic Index。

其实因为前面我们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合作做过《营养之声》这个类似于《热心肠日报》的内容,大家如果在我们官网搜索“GI”“低GI”“血糖生成指数”等关键词,是有很多结果的。

相关研究非常专业,我坦诚并没有细致读过太多,所以不班门弄斧。

22.jpg

不过我特别提到了在2015年给整个肠道菌群、血糖控制、个体化营养都带来震撼的研究,那就是以色列威兹曼研究所的两位 Eran 牵头做的通过肠道菌群、连续血糖监测、饮食记录、生理测量指标而实现个体化管理血糖的研究。

同时我也简单介绍了后来基于这个研究所做的创业项目——DayTwo。之前我曾在公众号对这个故事进行过介绍:

2位Eran+科学计划+Cell论文+创业者+4800万美元 → DayTwo

以色列的DayTwo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它背后的科学研究背书、团队、产品和商业模式都是什么?

2019-09-10

对这个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故事,我提了两个观点:

第一,这是从研究到产业化的范本,非常值得关注 GI 的人去学习。一手是扎扎实实的科研和数据积累,一手是非常可靠的临床和产业应用方向。在 GI 领域,现在每天都有相关研究进展,有很多潜在的商业机会会属于有敏锐度的人。

第二,这当然也提醒了我们对 GI 可能需要有更科学、更准确、更客观的认识。

首先,绝对的“低GI”也可能是不恰当的,不能神话“低 GI”,也不能把“低 GI”无差别地推给普通、健康的人群,挂着健康之名,却可能造成营养失衡。提出和应用“合理 GI”的理念来推进研究和应用,或许是更贴切的。

其次,一定要注意个体化差异,不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控制血糖和其他生理指标的食物和方案。两位 Eran 的科学研究和 DayTwo 的产业应用,非常直观地提醒了个体化营养正在大步走来,个体化控制 GI 正是他们的初心,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示范。

23.jpg

所以,我们因为关注 GastroIntestine、Gut Industry、Glycemic Index 而创造了 GI³。

24.jpg

我也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正式发布了“立方会——肠道企业家俱乐部”这么一个社群项目。我们会基于“热心肠智库”的企业专家,建立中国肠道产业的高端交流平台,推进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