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哮喘
文章数:128篇
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或与母亲压力/抑郁有关
发表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的一篇人群队列研究发现,母亲所承受的压力以及抑郁评分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存在关联,这些发现表明,改善低收入母亲孕期和产后抑郁筛查和心理健康的关联,并及时有效干预措施,或有助于减少反复发作的喘息和非过敏性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
研究论文
儿童
母亲
产前压力
肠-肺轴
Nature子刊:一种菌群代谢物通过肠-肺轴缓解气道炎症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肺轴途径,影响个体对哮喘等过敏性气道疾病的易感性。Nature Immunolog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使用一种抗体库受限的小鼠模型,鉴定出一种由宿主抗体与微生物互作塑造的肠道菌群变化,使得L-酪氨酸的菌群代谢产物——对甲酚硫酸酯在小鼠体内富集,从而保护小鼠抵抗哮喘等过敏性气道炎症。
肠-肺轴
Inflammation
Mucosal immunology
肠道菌群代谢物
免疫-菌群互作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儿童饮食中的糖基化终产物或增加其喘息风险
研究证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会加速人体的衰老,导致很多慢性退化型疾病的发生;而煎炸烧烤、高温烘焙等烹调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糖化反应。已有研究认为AGE会诱发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而关于其在儿童期摄入量与哮喘的关联并未得到确认。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研究论文
儿童
儿童喘息
哮喘
哺乳期饮食
哺乳期多喝牛奶有好处,或降低儿童食物过敏风险
本研究通过队列研究数据发现,母亲在哺乳期摄入较多牛奶的,其后代儿童患食物过敏的风险降低。同时,本研究中收集了多个维度的孕期/哺乳期食物摄入情况,其与儿童食物过敏、特应性疾病及哮喘等疾病存在各种不同的关联,给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哺乳期饮食
研究论文
母亲
牛奶摄入
食物过敏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或提高儿童哮喘风险(综述)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整理和综合,发现空气中PM2.5、NO2、苯、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浓度暴露会增高儿童哮喘风险,但是其效应量均较小。其关联内在的致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空气污染
荟萃分析
儿童
哮喘
环境PM2.5
多组学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分型不同,患哮喘的风险存在差异
患有鼻病毒(RV)感染,特别是毛细支气管炎的儿童是哮喘的高危人群,并且临床证据表明鼻病毒(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存在临床异质性。然而,对这些生物学上不同的亚群(分型)及其与患哮喘的关系知之甚少。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发表的文章,通过整合临床、病毒、鼻咽微生物组、细胞因子和代谢组数据,确定了鼻病毒(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分型,并研究了各分型与哮喘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鼻病毒(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分为四种类型(A、B、C、D型),这种分型具有生物学意义。对于D型,其特征是先前使用抗生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致敏、鼻病毒C(RV-C)感染、莫拉克斯氏菌属主导的微生物群、高T2细胞因子反应,D型儿童后期患哮喘的风险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早期识别处于气道发育重要时期的高危儿童提供证据基础,并将有助于进一步制定哮喘预防策略(如改变微生物群和宿主反应)。
多组学分析
哮喘
integrated-omics
Microbiome
metabolome
哮喘
Science子刊:剖腹产相关菌群变化可能增加儿童哮喘风险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对700名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的肠道菌群变化进行分析,并在随访6年期间关注哮喘的发病。对于剖腹产婴儿,出生后1周及1个月的粪便菌群组成显著不同于顺产婴儿,而在出生后1年时这种差异变得很小。而对于部分在1岁时仍有着与顺产儿显著不同的菌群组成的剖腹产儿,其哮喘风险较高。这些发现提示,帮助剖腹产婴儿在1岁时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发育和成熟,或有助于减少之后的哮喘风险。
哮喘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出生方式
出生队列研究
呼吸道微生物
Cell子刊:小鼠共生菌如何缓解呼吸道炎症?依赖什么途径?
呼吸道道微生物群在哮喘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利用鼠源性呼吸道微生物 Bordetella pseudohinzii,来研究微生物定殖是如何影响黏膜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结果表明Bordetella pseudohinzii在呼吸道(鼻腔、气管、肺部)定殖,能引起Th17反应,进而增加了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一种抗菌肽)的水平,缓解了肺部炎症。并且,临床数据表明SLPI与呼吸道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相关,如在控制较好的成人哮喘患者中,SLPI的水平较高。本研究结果提示,SLPI或可以作为呼吸道有益菌-宿主共生关系的生物标志物。
呼吸道微生物
分泌型蛋白酶抑制剂
哮喘
Bordetella pseudohinzii
TH-17
肠-肺轴
Nature子刊:农场环境促进婴儿肠道菌群成熟,预防哮喘
在农场长大与对哮喘的保护作用有关,但背后的原因并不清楚。Nature Medicine最新发表了来自欧洲多国的PASTURE出生队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着丰富微生物环境的农场中长大,对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肠道菌群的成熟有积极影响,从而有助于预防儿童哮喘。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丁酸的能力(比如产丁酸的Roseburia和粪球菌属等的丰度),部分介导了这种保护性作用。这些结果也再次提示了肺-肠轴的存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特定代谢产物影响肺部健康。
肠-肺轴
哮喘
生命早期
肠道菌群发育
丁酸
鼻咽菌群
婴儿鼻咽部菌群变化规律或可预测着未来哮喘风险
本研究通过新生儿队列连续采样监测,发现根据不同时间点婴儿鼻咽部菌群变化规律,可以将其分为4类人。并且这四类儿童未来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是不同的。该研究为哮喘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鼻咽菌群
哮喘
儿童
研究论文
哮喘
室内菌群与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55名哮喘患者(可分为高2型免疫反应性(T2高)哮喘与低2型免疫反应性(T2低)哮喘)的住所的室内菌群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室内细菌及真菌的多样性及组成相关。
哮喘
Indoor environment
Mycobiome
Microbiome
Severe Asthma
戒烟
Lancet子刊:大数据表明,无烟运动确能保护儿童健康
控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公共卫生所倡导的运动。发表在《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数据表明,通过立法、健康宣教等方式的控烟运动确实能够减少儿童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保护儿童健康,从戒烟开始。
戒烟
儿童
哮喘
二手烟
过敏性疾病
室内菌群组成与成年人过敏相关
室内尘埃细菌的暴露与儿童的哮喘及特应性相关,但在成年人中的相关研究较少。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近一千名美国农业人口的卧室尘埃菌群及过敏性疾病状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卧室尘埃菌群的α-多样性及组成与特应性及花粉症显著相关,并鉴定出了在哮喘、特应性及花粉症患者的卧室尘埃菌群中显著富集的分类群。该研究结果提示,室内菌群的组成也可能影响成年人的过敏结局。
过敏性疾病
哮喘
特应性
室内菌群
花粉症
耐药组
呼吸道中的核心耐药组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患有严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及健康人的呼吸道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鉴定出了一类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为主的核心耐药组,该核心耐药组与疾病状态及抗生素暴露无关。另外,通过对比分析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及其使用的吸入器,发现两者之间的菌群及耐药组有着很大的重叠,提示吸入器菌群可作为替代,用于评估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呼吸道菌群。
耐药组
Respiratory disease
metagenomic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acrolides
寄生虫产物
Science子刊:肠道寄生线虫的产物,可抑制小鼠呼吸道炎症
类花生酸是花生四烯酸的活性代谢产物,在过敏和哮喘等2型炎症中有关键的介导作用。其中,白细胞三烯、前列腺素D2等有促炎性,而前列腺素E2和环前列腺素能抑制炎症。研究表明,肠道寄生蠕虫Heligmosomoides polygyrus bakeri(Hpb)的产物中存在能调节2型免疫反应的抗炎物质,但其具体机制仍待揭示。《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Hpb幼虫提取物(HpbE)能改变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中的类花生酸组成,使其从促炎性向抗炎/调节性转变,Hpb中表达的谷氨酸脱氢酶(GDH)是关键活性物质。在小鼠模型中,HpbE和Hpb GDH都能抑制尘螨诱导的过敏性呼吸道炎症。这些发现为治疗过敏和哮喘等疾病,带来了新启示。
寄生虫产物
2型免疫应答
类花生酸
过敏性疾病
哮喘
哮喘
轻度哮喘患者的痰液、口腔菌群与过敏性、免疫学和临床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对轻度过敏性、非过敏性哮喘患者和非过敏性健康的痰液、口腔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痰液中菌群负荷和多样性都与2型炎症表型相关,而口腔菌群的差异则与过敏性状态有关。
哮喘
Allergic
Asthma
corticosteroids
Cytokines
哮喘
痰液菌群与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纵向队列研究结果,对100名严重哮喘患者的痰液菌群进行分析,根据菌群特征将患者分为2组,发现其中1组的菌群特征与更严重的哮喘表型相关。另外,患者的痰液菌群特征可在12-18个月的随访期内维持相对稳定。
哮喘
痰液菌群
纵向队列研究
生物标志物
抗生素
Lancet子刊:减少婴幼儿的抗生素使用或可降低哮喘风险
婴幼儿时期的抗生素使用与哮喘风险增加相关。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及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1岁前抗生素使用的减少与哮喘发病率的降低相关,而减少抗生素使用可能通过作用与肠道菌群以发挥对哮喘的保护性作用。
抗生素
前瞻性队列研究
儿童
哮喘
人群研究
婴儿呼吸道菌群
婴儿抗生素治疗增加哮喘风险,或与鼻腔菌群变化相关
生命早期接触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儿童患哮喘的风险。然而,我们对抗生素暴露影响哮喘的机制知之甚少。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近期的人群队列研究发现,0-11个月期间接触抗生素治疗与生命前2年的鼻腔纵向微生物群结构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且广谱抗生素的影响更大。同时还发现,接触抗生素与患哮喘的风险增加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鼻腔微生物群的纵向变化介导的。以上结果提示,临床上应避免儿童过度使用抗生素,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可能为预防儿童哮喘提供新的途径。
婴儿呼吸道菌群
哮喘
抗生素
儿童
airway microbiota
过敏性疾病
细菌溶解产物能预防儿童过敏疾病吗?
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RCT结果,对400多名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父母中至少一位患有过敏性疾病)婴儿进行了多年的跟踪随访,发现在7月龄前口服细菌溶解产物(包含热灭活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并无法显著降低学龄时期的过敏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及变应性致敏的发病率。
过敏性疾病
RCT研究
过敏性皮肤炎
过敏性鼻炎
哮喘
家庭清洁剂
家庭清洁剂别乱用,儿童哮喘需重视
全国疫情当前,部分居民大量购买消毒剂,尤其是酒精、84等,并在居家使用。但是应该注意到,这类清洁用品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本研究发现,家庭清洁剂的使用频率太高,儿童在3岁时发生哮喘及其他特异性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高。这其中潜在的原因较多,值得进一步研究。
家庭清洁剂
哮喘
特异性疾病
儿童
婴儿
哮喘
Cell子刊:肺部菌群和肠道菌群在哮喘中的作用(综述)
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不同发病机制的哮喘类型中,肺部菌群及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变化,以及菌群的变化对哮喘的发病、临床特征、治疗响应的影响;同时重点讨论了菌群(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病毒)介导下的肠-肺轴互作机制,以及这些互作在哮喘中的作用。
哮喘
肠-肺轴
肺部菌群
哮喘
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或与儿童哮喘关联
本研究利用健康档案数据结合环境污染数据进行分析,强调了来自于工业污染源的空气污染物暴露会增加儿童哮喘发病风险。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空气污染物“定位”在工业污染,对指导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污染
队列研究
儿童
哮喘
PM2.5
呼吸道菌群
Nature子刊:哮喘儿童上呼吸道菌群组成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
呼吸道菌群对哮喘的生理病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哮喘儿童的呼吸道菌群、哮喘失控和严重恶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知之甚少。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发表的文章,在一年内的2个时间点,收集患哮喘的学龄儿童鼻涕样本共319个,分析其菌群结构,发现呼吸道菌群的定殖模式与哮喘失控风险和严重恶化相关,如哮喘控制期儿童,其上呼吸道菌群以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Dolosigranulum为主,而哮喘严重恶化的儿童,其呼吸道菌群以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莫拉氏菌属等病原菌为主。但实验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示,调节呼吸道菌群组成或可缓解哮喘。
呼吸道菌群
哮喘
气喘
上呼吸道菌群
儿童哮喘
肥胖
Nature子刊:肥胖和哮喘使菌群-免疫相互作用更加紊乱
为了改进针对哮喘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法,需要深入了解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的研究,招募肥胖哮喘患者(n=50)、非肥胖哮喘患者(n=53)、肥胖非哮喘患者(n=51)和健康个体(n=48)共202人,检测机体免疫和微生物组的变化, 并确定这些变化是否与哮喘、肥胖或两者相关。结果表明,肥胖和哮喘都能影响机体免疫和微生物组成,并且肥胖哮喘患者免疫和微生物变化更明显。此外,严重哮喘患者肠道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减少,用AKK干预过敏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小鼠模型,能显著缓解小鼠炎症。
肥胖
哮喘
菌群-免疫互作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肠道菌群
促炎饮食
母亲过多促炎饮食,或增加后代哮喘风险
何为促炎饮食(Dietary inflammatory)?这个概念在汉语中较少提及,其指饮食所具有的潜在的引起炎症反应的能力。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促炎食物可能包括反式脂肪、精炼种子油、糖以及引起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本研究发现,孕早期母亲摄入较多的促炎饮食,其后代儿童在10年内患哮喘的风险将增加。
促炎饮食
哮喘
dietary quality
dietary inflammation
pregnancy
哮喘
孕妈的饮食影响后代哮喘风险
基于能量校正饮食炎症指数(E-DII)和健康饮食指数(HEI)对孕妈的饮食进行评价,并探究其结果与后代哮喘发作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的饮食,尤其是E-DII越高,其后代哮喘风险越高,反之亦然。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孕妇进行促炎或者低质量膳食,可能会增加后代哮喘风险。
哮喘
孕妇膳食
dietary quality
dietary inflammation
pregnancy
哮喘
孕期哮喘加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或增加
本研究发现,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母亲,若其孕期哮喘加重,则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甚至后代婴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均增高。该研究提示针对这部分孕妇应加强管理和干预。
哮喘
孕妇
不良妊娠结局
牛奶
小婴儿早早添加牛奶饮食,好不好?(综述)
有研究提示,婴儿过早摄入牛奶会增加随后发生特异性疾病,包括哮喘、湿疹等疾病的风险。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提示这种关联的证据仍然匮乏,并且缺乏高质量的证据。
牛奶
特异性疾病
Allergy
Cow’s milk
infant formula
代谢组学
儿童食物过敏/哮喘的血清代谢物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通过对患有食物过敏/哮喘的儿童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其有特异性的改变。应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其作为筛查的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代谢组学
儿童过敏性疾病
Asthma
food allergy
iNKT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