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糖尿病
文章数:203篇
空气污染
脐带白脂素或揭示孕期空气污染暴露对后代血糖水平影响
白脂素(Asprosin)是2016年由Romere等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其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产生并分泌,它能够刺激肝细胞葡萄糖输出,使血糖升高。本研究创新性地检测脐带血中该指标的浓度,并以此作为结局指标,探索孕期空气污染对子代潜在的影响。
空气污染
白脂素
研究论文
孕妇
脐带血
短链脂肪酸(SCFA)
Cell 子刊:短链脂肪酸能调节宿主的哪些生理活动?如何调节?(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文章,介绍了短链脂肪酸(SCFAs)调节宿主生理(人类和动物)的影响,并讨论了短链脂肪酸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中的潜在应用,如短链脂肪酸受体选择性药物可能为治疗开辟新的可能性,包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行为方面的应用等。
短链脂肪酸(SCFA)
宿主生理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
表观遗传
组蛋白乙酰化
1型糖尿病
抗炎治疗改善肠道损伤和菌群稳态,或可减少1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T1D)通常伴随有肠黏膜的损伤,表现为肠屏障功能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诱导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分节丝状菌(SFB)的减少,但是导致这些肠道病理改变的原因并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Gut上的研究工作证实I型糖尿病中肠黏膜功能的改变与T1D介导的促炎反应有关,与高血糖无直接关系。经过抗炎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1D中肠粘膜功能的损伤,保护肠道菌群稳态,从而降低T1D的发生率。
1型糖尿病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研究论文
T1D小鼠
免疫
Cell子刊:代谢疾病与新冠肺炎相关性的序幕已拉开(综述)
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至今,住院患者的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因素成为科研和医学转化的关注点。Cell Metabolism近期发表综述,回顾了2020年初至今对于肥胖/糖尿病与新冠肺炎的相关性研究,指出代谢风险因素与新冠肺炎发生、发展与预后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空缺,强调了需要关注新冠肺炎对于代谢疾病的长期影响。该综述对于系统性了解代谢疾病与新冠肺炎的关联、合理制定对症治疗手段具有参考价值。
免疫
代谢紊乱
新冠肺炎
综述
糖尿病
肠-肝轴
Cell子刊:减肥手术重塑肠肝轴,改善糖尿病
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胃切手术后,小鼠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Clostridia丰度降低、LCA增加;同时,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和Osta增加,促进LCA转运到肝脏,诱导CA7S表达,从而降低糖尿病风险。以上结果表明,胃切除手术后,肠道菌群代谢物通过肠肝轴途径干预机体代谢。
肠-肝轴
糖尿病
减肥手术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胃肠运动障碍
发现改善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障碍的潜在靶点
调查研究表明,大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胃肠运动障碍,如胃轻瘫和便秘,其中Cajal间质细胞(ICCs)在胃肠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能导致ICCs功能障碍。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通过抑制翻译介导转录后基因抑制,是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的主要调节因子。失调的MiRNAs可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疾病,胰腺β细胞和ICCs中miR-10b-5p的失调可能是高血糖和胃肠运动障碍潜在的致病因素。胰腺β细胞和ICCs需要受体酪氨酸激酶(KIT)才能正常发育和发挥功能,在KIT+细胞中mi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或许能解释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潜在机制。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胃肠运动障碍患者中,miR-10b-5p能通过KLF11-KIT这一通路起到关键调节因子的作用,恢复miR-10b-5p可能为疾病治疗提供益处,研究值得进一步关注。
胃肠运动障碍
miR-10b-5p
糖尿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抗糖尿病: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依然可以奉行 (综述)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几个世纪以前,人们通过摄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抵抗糖尿病。后来胰岛素出现,其可以快速调整血糖,而当时由于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有限,认为机体需要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于是人们逐渐舍弃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现在,虽然药理学及相关技术都大力发展,但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却并不理想,而此种膳食方式也造成2型糖尿病的增加。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意义。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低碳水化合物有益于血糖、血胰岛素等,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可能依然是抵抗糖尿病的有效方式。设计合理的临床干预实验可能是验证这一推测的可取方式。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糖尿病
糖尿病
Nature子刊:两种乳杆菌或能改善“吃出来”的糖尿病
西式饮食(WD)是导致包括2型糖尿病(T2D)在内的代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在其中有潜在重要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WD对机体代谢的损害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肠道菌群中的有益细菌(如约氏和格式乳杆菌)减少和致病菌(如Romboutsia ilealis)增多造成的,为改善饮食诱导的T2D提供了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糖尿病
益生菌
西式饮食
线粒体
肝脏
代谢性疾病
姜长涛团队: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代谢疾病治疗的新趋势(综述)
代谢性疾病(如肥胖,PCOS,NAFLD,高血糖症)和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宿主的基因、饮食、免疫时时刻刻塑造着菌群,菌群也通过其代谢产物与宿主进行互作,进而影响宿主的健康。北京大学的姜长涛团队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的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作用的菌群代谢产物,为未来靶向菌群及代谢产物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
综述
基础研究
肥胖
粪菌移植
多次复发的CDI和FMT后的长期健康风险
FMT可治疗多次复发的艰难梭菌感染(mrCDI),但FMT对菌群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受体之后发生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代谢、肠道或免疫疾病等),另一方面,mrCDI相关的菌群紊乱也可能对这些疾病的风险造成影响。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别分析了mrCDI和FMT对之后发生心血管代谢疾病、免疫疾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的风险的影响,相关结果需在更长期的随访和更多队列中进行验证。
粪菌移植
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安全性
肠易激综合征
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
孕期肥胖和糖尿病,哪个对后代危害更大?
既往的研究认为宫内暴露于母亲肥胖、糖尿病的后代,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更大。但是有趣的是,母亲的糖尿病和肥胖往往是共存的,很难将损伤效应归因为肥胖还是糖尿病。本研究通过新型的动物模型,构建了孕期糖尿病,但是不肥胖的母亲模型,发现这类小鼠的后代发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并没有变化。
孕期糖尿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孕妇
小鼠
糖尿病
马百平等:知母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胰腺功能,改善大鼠糖尿病
知母是中医临床常用的降糖药味之一,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显著降糖活性,但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这一中药普遍存在的学术问题。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的马百平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余利岩团队、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徐平团队、大连理工大学董悦生团队近期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上发表合作文章,揭示了知母降糖的多重机制和靶点,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和恢复胰腺功能等,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阐述低生物利用度中药作用的多机制、多靶点的新策略。
糖尿病
中医药
知母
大鼠
肠道菌群
糖尿病
为了孩子的精神健康,控制好你的血糖
无论是怀孕期还是妊娠时患有糖尿病,你的后代患有精神疾病的风险都增高!是的,本研究通过大队列数据分析发现,这种关联的确存在。同时,父亲糖尿病对后代儿童精神健康也有关联,但是很明显没有母亲的影响大。本研究敲响了控制血糖的警钟。
糖尿病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父母亲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Nature子刊:不健康饮食相关的一种菌群代谢产物,与糖尿病存在关联
丙酸咪唑(ImP)是新发现的肠道细菌代谢组氨酸的产物。小鼠的研究发现ImP可以通过MAPK通路破坏葡萄糖代谢。但ImP在患者中与疾病的相关性并没有研究。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多中心队列分析发现,血清中丙酸咪唑上升与前驱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与肠道菌丰度下降,和拟杆菌2肠型显著相关,与系统性炎症显著相关。丙酸咪唑的上升与不良的饮食习惯相关,但与组氨酸摄入量无关。因此对于前驱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当考虑个性化膳食以抑制细菌组氨酸代谢的途径。
糖尿病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丙酸咪唑
肠道菌群
前驱糖尿病
结直肠癌
超千万人数据提示,糖尿病患者应提前5年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瑞典的1200多万人进行数十年随访,发现相比于非糖尿病人群,男性及女性糖尿病患者达到相同的10年累积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年龄分别提前了5年及4年,提示糖尿病患者的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因此应比非糖尿病人群提前约5年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
队列研究
研究论文
糖尿病
糖尿病
港中大Lancet评论:多方协作加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参与在Lancet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Lancet糖尿病委员会基于4年的数据收集、合成及建模工作,并从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学术界、工业界及非政府组织等多个角度,讨论并建议了如何通过各方面的工作与协同,加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糖尿病
其他
减肥手术
不同类型的减肥手术对肥胖患者的糖尿病有不同改善作用
减肥手术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不同减肥手术的减重效果可能有所差异。Annals of Surger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比了分别接受胃袖状切除术及胃束带术后,减重效果一致的两组肥胖糖尿病患者,发现接受胃袖状切除术的患者停用降糖药、降压药及降脂药的比例显著高于接受胃束带术的患者。该研究结果提示,胃袖状切除术可能有着非体重依赖性的代谢改善作用。
减肥手术
胃袖状切除术
胃束带术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肠道菌群稳定性
Gut:肠道菌群的长期不稳定性与代谢疾病关系密切
疾病通常伴随着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多样性的降低,但影响菌群长期稳定性的因素仍不清楚。Gut近期发表的一项德国队列研究,追踪分析了1282名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和5年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揭示了与菌群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有关的多种因素和特征。该研究表明,脂肪肝病、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和相关表型与菌群变得不稳定密切相关,提示这些疾病的患者可能更易罹患菌群失调相关疾病。恢复菌群稳定性是否有助于改善这些代谢疾病,有待进一步研究检验。
肠道菌群稳定性
代谢性疾病
脂肪肝疾病
糖尿病
机会致病菌
妊娠期糖尿病
天津医科大学: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转为糖尿病风险值得关注
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旨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从而降低产后转为糖尿病的风险。但是遗憾的是,暂未发现这其中的作用。行为干预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潜在的。阻止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转为糖尿病,任重而道远。
妊娠期糖尿病
Diabetes
gestational diabetes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鼠李糖乳杆菌
益生菌+禁食干预,能否更好减重降糖?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针对前驱糖尿病患者,采用间歇性禁食和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N001)的协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组患者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明显改善,但是在减重和血糖等方面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别。益生菌对人心理方面的益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鼠李糖乳杆菌
糖尿病
益生菌/益生元
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制剂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部分代谢指标
来自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38项研究的数据后发现,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或合生制剂,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胰岛素水平,并显著增加HDL胆固醇水平,但对糖化血红蛋白及LDL胆固醇无显著影响。
益生菌/益生元
blood glucose
cholesterol
Diabetes mellitus
HbA 1c
胆汁酸
傅静远等:遗传和菌群与肥胖者的胆汁酸的关系
人体内有很多种胆汁酸(BA)及其相关分子,其中一部分是由菌群代谢产生的。这些BA能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并且与肥胖相关疾病(如脂肪肝和高血脂)有关。Cell Reports近期发表了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在肥胖患者中鉴定出大量的BA-遗传和BA-菌群关联,揭示了BA与肝脏脂肪和脂质代谢物的关系。这些发现强调了菌群对人体BA库的潜在重要调控作用,并为靶向菌群以及BA代谢过程和信号通路治疗肥胖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胆汁酸
bile acids
Genetics
gut microbiome
Liver
糖尿病
靶向肠神经或能改善糖尿病
肠神经系统在调控肠脑轴上起关键作用。近期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enterosynes”,是指作用于肠神经系统的肠道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一些可能来源于肠道菌群或受菌群调控。Gut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通过检测益生元对肠道中产生的生物活性脂质的影响,鉴定出两种新的enterosynes——12-HETE和脑啡肽,能影响肠神经系统诱导的十二指肠收缩和糖稳态,为改善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糖尿病
肠-脑轴
益生元
肠神经系统
胰岛素抵抗
空肠是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所在?
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此前研究发现,如果在手术中绕过了大部分的空肠,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示空肠可能参与了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调控。Gut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代谢手术患者的数据、构建实验猪模型和体外试验,证明空肠在人和动物的胰岛素敏感性调控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空肠可能会产生一些抵消胰岛素作用的因子,从而促进糖异生、损伤胰岛素信号。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揭示肠道在糖尿病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胰岛素抵抗
小肠
空肠
代谢手术
糖尿病
质子泵抑制剂
中山七院:质子泵抑制剂或增加糖尿病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全球十大最常用药物之一,通常用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和消化不良。短期使用PPI是安全的,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与骨折、慢性肾病、肠道感染和胃癌风险增加相关,并且能影响肠道菌群组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张常华、何裕隆与团队近期在Gut发表研究,通过对美国3个著名的大型前瞻性队列中约20.5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使用PPI的人有更高的糖尿病风险,提示长期使用PPI时需警惕发生糖尿病。作者认为,肠道菌群可能一定程度上介导了PPI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
糖尿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胃酸抑制剂
脂代谢
Nature Reviews:膳食脂肪和运动如何影响“燃脂”?(综述)
脂肪酸代谢在机体的能量平衡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在代谢紊乱个体中,改善骨骼肌的脂肪酸氧化能力,以及增强脂肪酸氧化与脂肪酸可用度的匹配程度,可能是恢复代谢健康的重要方法。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详细总结了高脂饮食和运动(主要是有氧运动)增强骨骼肌的脂代谢适应性的分子机制,以及通过运动和饮食干预来增强脂肪酸氧化,以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脂代谢
脂肪酸氧化
骨骼肌代谢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药物研发
国内团队:三萜皂苷GP2或作用于肠道菌群改善代谢综合征
绞股蓝皂苷是喙果绞股蓝的提取物,可用于改善代谢综合征,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Cell Death and Disease近期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静雅团队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胡立宏团队的合作研究,发现绞股蓝皂苷的体内生物活性代谢物GP2,或许能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口服药物。GP2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变胆汁酸代谢,进而通过肠道FXR/GLP-1轴,缓解代谢综合征。
药物研发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三萜化合物
绞股蓝皂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超过50万人数据揭示,NAFLD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包含超过50万名受试者的33项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约为非NAFLD患者的2.2倍,且糖尿病发病风险或随着NAFLD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荟萃分析
糖尿病
COVID-19
肥胖及糖尿病恶化新冠肺炎的机制(综述)
肥胖和糖尿病是COVID-19的并存病,患有肥胖/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可能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来自eLif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讨论了肥胖与糖尿病恶化COVID-19的潜在机制,包括:患者脂肪组织中的ACE2高表达、ACE2的脱落及在肺部的累积、SARS-CoV-2感染促进肠道细菌向循环中的易位、细菌-病毒互作对病毒感染性的提升等。
COVID-19
综述
肥胖
糖尿病
病毒-细菌互作
糖尿病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或催化了肥胖向糖尿病发展的过程
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战丽彬团队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Xiaoguang Lu的合作研究,近期在Aging发表。该研究通过大鼠模型的粪菌移植试验,研究了菌群对肥胖大鼠对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影响和机制。
糖尿病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leptin recep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