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溃疡性结肠炎
文章数:143篇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可检测到抗整合素αvβ6自身抗体
溃疡性结肠炎(UC)与自身免疫相关,但特异性的自身抗原/自身抗体尚未明确。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超过90%的UC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抗整合素αvβ6 IgG阳性,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仅有5.2%,即利用抗整合素αvβ6自身抗体诊断UC的敏感度可达92.0%,特异性可达94.8%。该研究结果提示,抗整合素αvβ6自身抗体或可作为UC的诊断标志物。
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抗体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基础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粘膜菌群或可检测亚临床溃结
肠道菌群参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但其在UC缓解过程中的变化尚未明确。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健康对照,亚临床UC患者的直肠粘膜相关菌群(而非粪便菌群或盲肠粘膜相关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及功能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于粪便菌群,直肠菌群更适合作为鉴别及监测UC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生物标志物
抗菌防御
中科大朱书等:RNA解旋酶Dhx15在肠道抗菌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RNA解旋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RNA剪接及编辑。近期研究发现,RNA解旋酶在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中可作为病毒RNA感受器或免疫信号适配器。但RNA解旋酶在抗细菌防御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华兵团队及新桥医院的杨桦团队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RNA解旋酶Dhx15在Wnt信号诱导的α-防御素表达中是不可或缺的,肠道上皮细胞或潘氏细胞特异性缺失Dhx15可引起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恶化DSS诱导的结肠炎,并诱导自发性回肠炎。另外,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Dhx15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人。
抗菌防御
潘氏细胞
α-防御素
抗菌肽
RNA解旋酶
溃疡性结肠炎
国内团队:细菌的O-GlcNAcase或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O-GlcNAcylation糖基化修饰受到O-GlcNAcase(OGA)及O-GlcNAc转移酶(OGT)的调控,在调节肠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南方医科大学的曹虹团队及江门市中心医院的甄沛林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而非克罗恩病患者)中,细菌OGA的基因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OGA可在体外水解上皮细胞及免疫细胞中的蛋白O-GlcNAcylation糖基化修饰,并缓解小鼠结肠炎。该研究结果提示,细菌OGA的缺失可能促进了UC的发生发展,而利用细菌OGA或可治疗UC。
溃疡性结肠炎
O-GlcNAcase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粪菌移植
FMT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能否长期持续?
RCT研究表明粪菌移植可有效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缓解,但停止粪菌移植后,患者的应答持久性尚未明确。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68名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U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在35名移植后缓解的患者中,缓解持续的中位时间仅为6个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粪菌移植或饮食干预才能够维持1年以上的缓解。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粪便蛋白水解活性或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变化与IBD相关。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了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病前、发病后及健康对照的粪便菌群组成及功能,发现UC患者的粪便蛋白水解即显著增加,而这一变化发生在UC发病之前,并与特定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粪便蛋白水解活性(尤其是弹性蛋白酶活性)或可作为非侵入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UC高危个体的炎症状态,并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溃疡性结肠炎
生物标志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弹性蛋白酶
结直肠癌
肠炎如何引起大肠癌?TLR4、菌群和活性氧参与其中
慢性结肠炎症导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异型增生和癌症发生。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发现,结肠炎中Toll样受体4(TLR4,能识别菌群LPS信号并引起抗菌和促炎免疫应答)通路的上调会促进DUOX2表达和结肠上皮中过氧化氢的产生,而TLR4依赖性的肿瘤发生与DUOX2和菌群密切相关。降低结肠炎患者异型增生的风险需考虑上皮细胞活性氧和促肿瘤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直肠癌
ULCERATIVE COLITIS
NADPH oxidases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Microbiome
溃疡性结肠炎
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内镜疾病活动评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临床试验中是必需的,但因为临床试验中需要人类中心阅读者(CR)参与,所以其费用较高且较缓慢。机器学习算法(MLA)使该过程自动化,改善临床护理并促进临床研究。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建立一种MLA,用以阅读UC患者全长内窥镜视频(FLEV),并给出内窥镜Mayo评分(eMS)和UC内窥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该MLA模型性能优越,可从全长内窥镜视频中预测UC的严重程度。
溃疡性结肠炎
machine learning
computer vision
endoscopic scores
efficacy endpoints
益生菌
张和平+周晓峰等:益生菌辅助治疗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张和平团队与中日友好医院的周晓峰团队合作在Microbial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在25名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发现,相比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益生菌治疗12周后,可更有效地缓解UC症状,并显著提升缓解率,同时增加肠道粘膜菌群中的有益菌相对丰度。另外,有益菌相对丰度与UC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缓解UC。
益生菌
研究论文
溃疡性结肠炎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干酪乳杆菌Zhang
儿童炎症性肠病
202名专家的共识声明: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因素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来自小儿IBD指导委员会(PIBD-Ahead Program)的共识声明,202名专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与荟萃分析后,对小儿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后因素(包括结肠切除术、急性严重结肠炎、慢性活动性小儿UC、癌症、死亡)共达成31项共识。
儿童炎症性肠病
Prognostic factors pediatric ulcerative colitis
prediction
acute severe colitis
colectomy
溃疡性结肠炎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溃疡性结肠炎(综述)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UC)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筛查/预防、药物及手术等治疗及管理方式,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机制研究、治疗目标变化、新药研发及个性化医疗。
溃疡性结肠炎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
JAMA:ACG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临床指南重点归纳
JAMA上发表的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临床指南解读文章,针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导及维持缓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定期结肠镜检查以筛查肿瘤、将粪便钙卫蛋白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指南
细菌药物
SER-287治疗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
北京时间昨晚,Sere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了旗下肠道微生物组药物SER-109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SER-109可有效减少艰难梭菌感染复发风险。消息一出,Seres Therapeutics公司股价暴涨近400%。好事成双,Seres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另一款口服微生物组药物——SER-287(含有厚壁菌门细菌的芽孢)的临床1b期研究结果,也于近期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在58名中轻度UC患者中,SER-287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且相比于安慰剂,万古霉素治疗6天后接着进行持续8周每天1次的SER-287治疗,可更有效地诱导患者的临床缓解。另外,在进行SER-287治疗前,万古霉素预处理可促进SER-287物种在患者肠道中的定殖。
细菌药物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1期临床试验
SER-287
溃疡性结肠炎
Nature子刊:绘制UC患者的结肠CD8+ T细胞单细胞图谱
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及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对健康人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结肠CD8+ T细胞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患者与健康人结肠中各CD8+ T细胞亚群在比例及功能上的差异,发现UC患者的CD8+ 效应T细胞中GZMK及TNF-α表达升高,而CD8+ IL-26+ T细胞的比例也显著增加,GZMK+ TNF-α+ 效应T细胞与IL-26+ T细胞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促进了UC患者的组织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
CD8+ T细胞
结肠T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高压氧疗法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重度发作
先前的研究表明,高压氧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患者的疾病活动度。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项2B期临床试验结果,对20名急性发作的中重度UC住院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类固醇+高压氧治疗。患者在开始治疗10天后,需要再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或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比例仅为15%,显著低于预期的80%。在11名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患者中,3个月后的再入院或结肠切除术率为0,显著低于9名未应答患者。同时,未观察到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2期临床试验
高压氧疗法
肠道屏障
IL-1β通过上调特定miRNA破坏肠道屏障
IL-1β可增加小鼠的肠道通透性,背后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细胞系及小鼠中均发现,IL-1β可通过上调特定miRNA——MIR200C-3p的表达,以降低闭合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增加肠道紧密连接的通透性。机制上,MIR200C-3p可结合闭合蛋白的3' UTR。另外,在结肠炎小鼠模型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组织中,均可发现IL-1β mRNA及MIR200C-3p的高表达。
肠道屏障
microRNA 200C
RNA degradation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Translation
粪菌移植
供体选择影响粪菌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疗效
前期研究表明,粪菌移植后接受三联抗生素(A-FMT)治疗可导致拟杆菌门的有效定殖,并实现溃疡性结肠炎(UC)的短期缓解。《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独使用三联抗生素(AFM)治疗,中重度UC患者在A-FMT治疗后的长期疗效维持率更高。另外,该研究还发现,长期疗效维持率与供体选择相关,应尽量选择与患者年龄差较小的供体,且兄弟姐妹之间的粪菌移植效果优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供体
自噬
卞兆祥、陈烨等:自噬调控因子NRBF2促进清除凋亡细胞,抑制肠道炎症
NRBF2是ATG14-BECN1/Beclin 1-PIK3C3/VPS34复合物中的一个调节亚基,对自噬有正向调控作用。近期,澳门大学路嘉宏、香港浸会大学卞兆祥和李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烨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Autopha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缺失NRBF2可抑制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以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结肠活检样本中,巨噬细胞的NRBF2表达上调,而凋亡细胞的累积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该研究结果揭示,NRBF2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与清除,在肠道炎症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自噬
NRBF2
PIK3C3复合物
凋亡细胞
巨噬细胞
IBD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免疫细胞亚群差异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质谱流式细胞(CyTOF)技术及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分析对比了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患者的结肠粘膜及血液中的免疫细胞,鉴定出了不同患者(包括活动性UC、活动性CD、非活动性UC、非活动性CD)的结肠及血液中富集的免疫细胞亚群。该研究结果提示,未来或可靶向特定免疫细胞亚群以治疗不同类型的IBD。
IBD
Treg
MAIT cells
ILC3
scRNA-seq
溃疡性结肠炎
饮食干预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交叉试验结果,17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在摄入低脂饮食或高纤维饮食4周后,均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另外,低脂饮食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并改善失调的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饮食干预
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
交叉研究
IBD
促炎症饮食或增加克罗恩病风险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超过20万名受试者进行多年的随访,发现促炎症饮食(与较高的卡路里及红肉摄入及较低的膳食纤维摄入相关)与克罗恩病(而非溃疡性结肠炎)风险增加相关。
IB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ood
Nutrition
lifestyle factor
粪菌移植
Cell子刊:肠道真菌或可预测FMT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粪菌移植(FMT)可成功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但仅有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应答。《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对FMT产生应答的患者中,接受FMT治疗之前的肠道念珠菌属丰度较高,且在接受FMT治疗后念珠菌属丰度有所降低。研究结果提示,FMT可能通过降低念珠菌属的丰度以抑制肠道炎症,肠道真菌组成或可作为预测患者对FMT的应答的生物标志物。
粪菌移植
Mycobiota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gut fungi
Candida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患者依从性影响粪菌移植治疗结局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粪菌移植(FMT)可有效诱导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和临床应答,且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但是有关UC患者对FMT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报道相对较少。《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发表了一篇来自张发明团队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依从性对粪菌移植的长期治疗结局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该研究评估了患者对FMT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同时重点阐明提高UC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维持FMT的长期临床疗效。对于FMT相关临床工作者,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即可建议UC患者在第一疗程FMT获益后3个月内接受第二疗程治疗。对于UC患者,该研究为其指明了方向,应积极配合临床医生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结局。
粪菌移植
Adherence
Adverse event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satisfaction
新冠肺炎
一名溃疡性结肠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案例
COVID-19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病有关,但缺乏IBD患者感染COVID-19的临床研究。来自Gut上发表的一个案例分析,报道了一例因COVID-19而死亡的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情况,并基于此案例对COVID-19疫情期间如何对IBD患者急性治疗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
溃疡性结肠炎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期间对IBD患者的管理
国际IBD研究组织(IOIBD)是一个由来自26个国家的89名专家组成的组织,在最近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IOIBD召开了2次会议,以讨论如何在疫情期间对IBD患者进行治疗与管理。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这两次会议的讨论结果,并对会议期间专家达成一致的几项声明进行了总结。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
IBD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IBD
利用血清蛋白预测5年内的克罗恩病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对数百名IBD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鉴定出一组由51个血清蛋白组成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利用这组血清蛋白可较准确地预测1年内的克罗恩病(AUC可达0.87),但通过血清蛋白预测1年内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准确率较低(AUC仅为0.72)。
IBD
ASCA
pANCA
IBD
prognostic
次级胆汁酸
Cell子刊:菌群失调诱导的次级胆汁酸缺失促进肠道炎症
胆汁酸在肠道炎症中发挥调节作用,次级胆汁酸可由肠道菌群代谢初级胆汁酸产生。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肠道中的次级胆汁酸水平降低,产生次级胆汁酸所需的基因及次级胆汁酸产生菌减少。在结肠炎小鼠模型中,补充次级胆汁酸可缓解肠道炎症。
次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
菌群-免疫互作
溃疡性结肠炎
乌帕替尼可有效缓解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乌帕替尼(Upadacitinib)是一种JAK1抑制剂,目前在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很好的疗效。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250名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观察到,相比于安慰剂,8周的乌帕替尼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及内镜下缓解率,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
溃疡性结肠炎
U-ACHIEV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treatment
selective JAK1 inhibitor
肠道菌群
Nature Outlook:肠道微生物组研究重点
Nature Outlook专题的这篇文章,从六个方面回顾了肠道微生物组与健康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规划与展望。第一,特定菌种丰度与自我评价的高生活质量正相关,未来将研究微生物群是否影响精神健康;第二,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患/供者粪便中特定菌种丰度相关,未来可据此筛选患/供者,并使用特定菌种提高疗效;第三,小规模试验表明活菌或巴氏灭活的Akk菌可治疗代谢综合征,未来将扩大试验规模,研究单个分子对动物代谢的影响,以及巴氏灭活菌对人体代谢的影响;第四,研究表明与微生物组结构和机体代谢相关基因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机体代谢,未来将据此进行代谢疾病的个性化治疗研究;第五,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但尚无证据表明其与疾病相关,未来将研究因分娩方式不同造成的不同初始肠道菌群是否对人群具有长期影响;第六,严重肥胖者菌群丰度及多样性低于健康人群,减肥手术可增加患者25-40%菌群多样性,但仍低于健康人群,未来将肠道微生物紊乱、严重肥胖和减肥手术结合在一起,或可提高肥胖患者代谢功能。
肠道菌群
精神健康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综合征
结直肠癌
Lancet: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注意预防大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直肠癌(CRC)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反映了较早的治疗和监测模式,大多数研究评估了发生CRC的风险,而没有考虑到监测和前置期的偏差,例如根据肿瘤分期或分期调整的CRC死亡率来评估CRC发生率。最新发表在Lancet的一项队列研究旨在比较UC患者中CRC死亡和发生的总体和国别风险。该研究表明与非UC患者相比,UC患者罹患CRC的风险增加,确诊的CRC进展较慢,患者死于CRC的风险增加。
结直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
发生率
死亡率
肿瘤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