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道免疫
文章数:240篇
肠道免疫
Cell子刊:GATA4或调控肠道的免疫功能区域化
肠道中的细菌定植和免疫力具有区域化的特征,对健康和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转录因子GATA4在小肠的表达具有区域化分布特征,其通过调控代谢和肠腔的IgA来控制粘附细菌的定植。同时,正确的肠道区域化和共生菌定植对于预防人和小鼠的Th17反应失调和免疫病理至关重要。
肠道免疫
Gata4
区域化
共生菌
肠道免疫
在婴儿中促进B细胞成熟的肠道T细胞
B细胞抗体应答需要CXCR5+ PD-1++ CD4+ T细胞的参与。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CXCR5+ PD-1++ CD4+ T细胞在婴儿肠道中显著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又逐渐减少。婴儿肠道中的CXCR5+ PD-1++ CD4+ T细胞表现出TFH细胞的特征,并可促进B细胞的抗体产生。
肠道免疫
CXCR5+ PD-1++ CD4+ T细胞
Tfh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免疫
Cell子刊:解析小肠和结肠组织驻留记忆性CD8+ T细胞的异质性
组织驻留的记忆性CD8+ T(TRM)细胞是记忆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在限制早期病原体传播和控制感染方面发挥关键作用。TRM细胞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差异,但其在小肠和结肠不同的解剖部位是否具有异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来自小肠和结肠不同解剖部位的CD8+ TRM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子和功能特性,且小肠TRM的形成和维持对转录的要求也具有差异。
肠道免疫
小肠
结肠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
ILC2
Nature:ILC2在2型免疫应答中的非冗余作用
组织驻留性天然淋巴细胞(ILC)可作为对抗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目前的相关研究均是在缺失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小鼠中进行的。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利用神经调节肽U(NMU)受体1(Nmur1)启动子构建ILC2特异性缺失的小鼠,发现特异性缺失ILC2可导致小鼠的2型免疫应答受损,提示在适应性免疫细胞存在的情况下,ILC2发挥了非冗余的功能。
ILC2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免疫
ILC2
Nature:ILC2在肠道抗寄生虫免疫及肠道组织保护中发挥非冗余作用
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与适应性淋巴细胞的功能相似,包括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组织保护性双调蛋白(AREG)的释放,但两者的功能是否冗余尚存争议。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利用ILC2表达的神经调节肽U(NMU)受体(NMUR1)的启动子,可特异性敲除ILC2中的AREG,发现ILC2通过产生AREG在肠道抗寄生虫免疫及肠道组织保护中发挥了非冗余的功能,而NMU可促进ILC2的AREG表达。另外,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肠道组织中,可观察到NMU的表达显著上调。
ILC2
神经肽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免疫
Cell子刊:肠道功能障碍如何诱导免疫激活?
病原体定植引起的肠道生理变化可导致免疫激活。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ACC-4对于肠道扩张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激活是必需的。ACC-4在非胆碱能RIM神经元中发挥作用,调节免疫基因,包括Wnt调节基因,进而调节免疫激活。
肠道免疫
胆碱能受体
Wnt信号通路
免疫激活
肠道免疫
Cell子刊:生命早期起源的B细胞影响成人的肠道IgA反应
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对自然的造血过程中,成人B细胞的组成和发育起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在未经免疫的成年小鼠中,生命早期产生的B细胞对IgM和IgA池有重要贡献。这些早期生命起源的B细胞形成了一个自我维持的IgA记忆池网络。
肠道免疫
B细胞
IgA
生命早期
肠道免疫
Nature:生命早期建立肠道免疫耐受,一类新型抗原呈递细胞很关键
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TEC)表达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是建立对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关键。除了胸腺,肠道淋巴组织是另一个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部位,通过诱导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在生命早期建立对菌群和食物抗原的耐受。然而,哪些抗原呈递细胞(APC)介导了生命初期的pTreg分化,尚不清楚。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Chrysothemis Brown和Alexander Rudensky团队的研究,发现并详细分析了肠道淋巴结中的一类表达RORγt的新型抗原呈递细胞——Thetis细胞(TC),揭示了其在生命早期肠道pTreg诱导和对共生菌群的免疫耐受建立中的关键作用。
肠道免疫
免疫耐受
粘膜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肠道免疫
Cell子刊:IL23R信号新功能——诱导Th1样细胞的结肠炎表型
IL-23受体在诱导炎症和自身免疫中起关键作用。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Th1样细胞诱导结肠炎需要IL-23R信号。研究表明IL-23R不仅是Th17细胞特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而且是Th1样细胞诱导组织炎症的致病驱动因子。即IL-23R可在Th17和Th1样细胞中诱导不同基因组表达,进而表现特异的表型和致病性。
肠道免疫
Th1
IL23R
结肠炎
肠道免疫
新乡医学院Nature子刊:Sirtuin6在抗蠕虫感染中的全新功能
肠道上皮细胞(IEC)分化的动态调节对于体内稳态和对蠕虫感染的反应都至关重要。SIRT6属于NAD+依赖性脱乙酰酶,在衰老、代谢和疾病中具有多种作用。新乡医学院的王庆志和熊熙文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发现在蠕虫感染过程中,上皮细胞的SIRT6通过增强STAT6的活性,促进肠道上皮的重塑,对簇状细胞的发育和维持肠道2型免疫是必需的。
肠道免疫
肠道蠕虫感染
SIRT6
Stat6
簇状细胞
肠道免疫
BATF——维持ILC3稳态的关键转录因子
ILC3s对于维持胃肠粘膜组织中宿主微生物群的稳态至关重要。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BATF是维持ILC3稳定性和协助ILC3维持肠道稳态的关键转录因子。即BATF直接与1型效应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结合,抑制其染色质开放性,并抑制其表达。相反,BATF促进参与MHCII抗原处理和呈递途径的基因的染色质开放性,进而直接促进前体ILC3s向MHCII+ILC3s的转化。
肠道免疫
ILC3
BATF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ILC3在肠道中“巡逻”,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
适应性免疫细胞与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共同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及稳态。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炎症状态下,肠道ILC3的IL-22表达增加且迁移能力增强。在CCL25和T细胞的调控下,ILC3在肠道中“巡逻”,其产生的IL-22可抑制肠道上皮细胞的死亡,从而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LC3
肠道免疫
Cell子刊:一种新型策略或能帮助预防并治疗过敏
肠道寄生虫能穿过机体上皮屏障,引发组织损伤并释放危险相关的分子模式,或许能促进宿主保护性2型免疫力产生。近日,美国罗格斯大学在Cell Report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特异性阻断肠上皮细胞A2B腺苷受体会抑制宿主对肠道蠕虫的保护性记忆反应。与能产生强大免疫反应抵御寄生虫的普通小鼠相比,将肠道蠕虫注射到上皮细胞缺失腺苷受体的小鼠中,其免疫反应水平显著降低。总之,该研究进一步支持胞外ATP代谢合成腺苷可激活上皮A2BAR信号,促进2型免疫应答,未来研究人员或许有望利用阻断腺苷受体的药物来帮助治疗过敏反应,值得关注。
肠道免疫
腺苷
过敏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Th17细胞
Nature子刊:Hedgehog信号调控Th17细胞,并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细胞自主的内源性(而非外源性旁分泌)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Th17细胞的极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机制上,Smo通过激活Gli3促进Th17细胞的极化及效应功能,并通过AMPK磷酸化调节Th17细胞的代谢适性。通过遗传学手段或药物阻断Hh信号通路,可缓解Th17细胞驱动的小鼠IBD。另外,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CD4+ T细胞中,可观察到Hh信号通路组分的表达上调。
Th17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免疫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免疫
Nature:一类保护肠道稳态的新ILC3亚群
RORγt是免疫细胞谱系特化的一种转录因子,在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γδT细胞和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s)等多种肠道免疫细胞中表达,这些免疫细胞在维持肠道稳态和抵抗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人们对于RORγt+免疫细胞的细胞异质性、调控机制以及不同亚群间的功能特征,仍存在很多未知。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Gregory Sonnenberg团队的研究,鉴定出一类新的LTi样ILC3s亚群,该亚群以表达常规树突状细胞标志物ZBTB46为特征。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ZBTB46在ILC3s中的表达调控和功能,以及ZBTB46+ ILC3s的特征和在肠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肠道免疫
Gene regulation in immune cells
Infection Inflammation
Innate Lymphoid Cells
Mucosal immunology
天然淋巴细胞
钟超团队Nature子刊:PD-1信号调控肠道稳态的新机制
抗PD-1免疫治疗是备受瞩目的癌症疗法,然而阻断PD-1信号也可能引发结肠炎等不良治疗反应,其原因尚不明确。Nature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钟超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该研究表明,在结肠的淋巴组织诱导细胞(一类3型天然淋巴细胞)中,PD-1信号通过促进细胞代谢重编程、限制过度的脂肪酸氧化,来增加其细胞因子IL-22的生成,从而发挥抑制肠道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的作用。这些发现为抗PD-1免疫疗法如何引起结肠炎等不良反应提供了新的机制见解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天然淋巴细胞
PD-1
细胞代谢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发芽糙米
温州医科大学:发芽糙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免疫稳态和胃肠激素
温州医科大学的单毓娟团队与那冠琼团队在Food and Functio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在9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12周干预后发现,每天摄入100g发芽糙米(替代等量精致白米)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增加胃肠道激素GLP-1及PYY的分泌、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发芽糙米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肠道免疫
胃肠激素
低聚木糖
张宏福+陈亮:低聚木糖如何改善仔猪肠道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宏福和陈亮与团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在猪模型中研究了低聚木糖(XOS)对肠道的保护机制,发现XOS通过优化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来增强肠道屏障和调节肠道免疫力,这与肠上皮细胞生物学过程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低聚木糖
肠道菌群
肠屏障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母源抗体
Science子刊:肠道菌群诱导的IgG,通过母乳塑造后代的肠道菌群和免疫
Science Immunology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母体肠道菌群特异性的IgG抗体,能经过母乳转移到后代肠道中,不仅帮助仔鼠抵抗致病菌感染,还参与塑造肠道菌群发育,对后代的免疫功能造成深远影响。这项研究与赵文婧等此前在Nature发表的文章相互印证(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2683215),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两篇文章一起读读。
母源抗体
肠道菌群
母乳IgG
母婴传递
交叉反应
GPR65
Nature子刊:GPR65通过感知pH变化调控肠道炎症
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pH感知受体GPR65的敲除或Ile231Leu突变可增加小鼠的结肠炎易感性。机制上,GPR65的功能缺失或敲除可抑制Th17细胞及Th22细胞的分化,降低IL-17A及IL-22的产生,并影响Th17细胞及Th22细胞的脂代谢;同时促进树突细胞在酸性条件下产生IL-12及IL-23,并抑制内溶酶体融合及蛋白降解,从而增强抗原呈递能力。
GPR65
内溶酶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皮肤轴
Cell子刊:肠道炎症改变对皮肤共生菌的免疫反应
肠道与皮肤的免疫之间存在密切关联。Cell Reports发表的这项研究探讨了肠道炎症是否能打破对皮肤共生菌的适应性免疫耐受。
肠-皮肤轴
intestinal immunity
skin immunity
regulatory T cells
commensal
肠道免疫
Cell子刊:上皮内CD4+ T细胞在肠道病毒感染中起保护作用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特定的肠道病毒(诺如病毒及腺病毒2型,而非呼肠孤病毒)感染可促进肠道上皮内CD4+ T细胞的招募,这群细胞表达Ly6A及CCR9,同时具有Th1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特征,并可被IL-18以非TCR依赖性方式激活,通过IFN-γ依赖性方式抑制病毒复制。
肠道免疫
Ly6A+ CCR9+ CD4+ T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新冠病毒
国内团队:恒河猴感染新冠病毒后的肠道及肺部免疫应答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刘龙丁团队、李琦涵团队、Haijing Shi团队与和占龙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比了恒河猴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肠道及肺部免疫应答。发现相比于肺部,肠道中的症状并不明显,且在感染后期的IFN应答相关基因及炎症应答被显著抑制。虽然肠道T细胞在感染后被激活,但B细胞及潘氏细胞的累积抑制了肠道的炎症应答及组织损伤。
新冠病毒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灵长类(猿猴)
肠道免疫
肠道发育
Cell子刊:出生后肠道的免疫和上皮细胞如何成熟?间充质细胞来帮忙
出生后,肠道会发生肠绒毛和血管的重构,以满足营养需求、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这一过程需要协调的肠上皮细胞分化和免疫成熟。Cell Stem Cell近期发表的研究,在小鼠模型中,通过细胞谱系追踪、转录组学分析和基因敲除等方法,鉴定出一个肠道间充质细胞亚群。这些细胞在小鼠出生后,在肠绒毛中生成一个促上皮分化和免疫调节的间充质环境。这些细胞的缺失会导致小鼠生长受损,肠道修复反应失调,对肠道炎症更加易感。
肠道发育
肠间充质细胞
肠上皮分化
肠道免疫
肠屏障
SMAD4
SMAD4抑制肠道炎症的非TGF-β依赖性机制
SMAD4是TGF-β信号的介导因子,通过调控T细胞以抑制IBD。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SMAD4通过非TGF-β依赖性机制调控肠道炎症的机制:在TGF-β信号发生之前,SMAD4可抑制TGF-β靶基因的表达,以限制TGF-β信号负反馈回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使naive CD8+ T细胞更容易发生TGF-β介导的免疫抑制。
SMAD4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TGF-β信号通路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转录因子LRF促进CD8αα+ 上皮内淋巴细胞的肠道归巢
CD8αα+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由胸腺IEL前体细胞(IELp)分化而来。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转录因子LRF可通过促进IELp的整合素α4β7表达,从而促进IELp的肠道归巢。
肠道免疫
上皮内淋巴细胞
LRF
整合素β7
肠道归巢
肠道免疫
Cell子刊:BTLA调控肠道粘膜体液免疫的机制
Blta作为抑制性受体,可抑制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报道了Btla通过调控淋巴细胞的炎症信号及代谢特征,从而调节肠道粘膜体液免疫应答及菌群稳态的机制。
肠道免疫
BTLA
体液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tuft细胞
生物物理所Cell子刊:肠道Tuft-2细胞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
肠道上皮作为机体防御的屏障将肠腔与机体内环境分隔开来。上皮细胞通过识别和响应肠道微生物执行肠道黏膜免疫效应。肠道上皮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肠吸收细胞、杯状细胞、Tuft细胞、潘氏细胞、肠分泌细胞等。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互作维持肠道的稳态和肠道天然免疫防御屏障。Tuft细胞的功能近年才受到关注,研究发现Tuft细胞作为感受器,在抗寄生虫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Tuft 细胞是否参与抵抗病原菌感染尚未见报道。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和田勇课题组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揭示了肠道上皮细胞新亚群Tuft-2细胞通过犁鼻器受体Vmn2r26识别细菌代谢产物N-十一烷基甘氨酸(N-undecanoylglycine),从而参与清除肠道抗病原菌,发挥肠道的免疫防御作用。
tuft细胞
肠道免疫
Vmn2r26
PGD2
抗菌机制
甲基转移酶SETD2
Cell子刊:Setd2对3型天然淋巴细胞和肠道免疫的调控作用
Setd2是哺乳动物组蛋白H3K36甲基转移酶,可以将H3K36me2修饰为H3K36me3,是表观遗传中的重要调控分子。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是大量存在于肠道的一群固有免疫细胞,按照表面蛋白NKp46和CCR6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群,分别是:NKp46+ILC3、双阴性(Double negative,DN)ILC3和CCR6+ILC3。ILC3的三个亚群在转录因子表达、细胞因子分泌、空间定位等具有表型和功能上的异质性,在肠道感染、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虽然对于ILC3亚群分化的转录调控机制已有一些报道,但影响组蛋白、DNA修饰的表观遗传机制是否以及如何参与ILC3的分化和功能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邱菊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力等人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一项研究,探索了Setd2对ILC3亚群的表观和转录调控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和肠道炎症发病机制的理解带来了深刻的见解。
甲基转移酶SETD2
3型天然淋巴细胞
肠道免疫
表观遗传
肠道免疫
肠道上皮的GPR35维持杯状细胞以对抗致病菌感染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肠道上皮表达的GPR35可通过维持杯状细胞的数量,在防御致病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上皮特异性缺失GPR35可促进杯状细胞焦亡,从而促进致病菌感染。
肠道免疫
GPR35
肠道致病菌感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