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粪菌移植
文章数:330篇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恢复HIV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纳入29名HIV感染患者,14名服用粪菌胶囊,15名服用安慰剂,持续干预8周,并随访至48周。粪菌移植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供体菌群的定殖可使毛螺菌科及瘤胃球菌科富集,从而恢复HIV感染相关的菌群失调。另外,粪菌移植可降低患者血浆中的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肠道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水平。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HIV
粪菌移植
多中心临床试验支持菌群移植预防抗生素耐药细菌
常规医疗手段难以预防和阻止抗生素耐药细菌在肠道中的定植,为日后发生耐药细菌感染、耐药基因转移留下隐患。Genome Medicine近期发表一项非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用于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菌群制剂RBX2660,还可以降低患者肠道中耐药细菌、耐药基因组载量,为预防风险人群感染耐药细菌提供了参考,也是管控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新实践,值得参考。
粪菌移植
抗生素耐药细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人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恢复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肠道细菌组与病毒组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9名成功接受粪菌移植以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患者及其供体的肠道细菌组及真菌组,鉴定出了粪菌移植前后患者的肠道细菌组及真菌组的组成及功能变化。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肠道病毒组
菌群-免疫互作
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对肠道炎症的调控
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使用万古霉素或链霉素处理供体小鼠的粪菌并移植给DSS结肠炎小鼠后,无法缓解后者的肠道炎症,而移植未处理或甲硝哒唑处理后的供体小鼠的粪菌,则可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机制上,甲硝哒唑处理后,乳杆菌属富集,并促进iNKT细胞产生IL-10;而万古霉素处理后,IBD相关致病共生菌富集,氧化应激及单糖代谢相关代谢产物增加,并促进Th1/Th17型免疫应答。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抗生素
免疫治疗
Science:粪菌移植可帮助黑色素瘤患者应答抗PD-1治疗
几周前,Science上线了来自以色列团队的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粪菌移植(FMT)可促进抗PD-1治疗无效的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的治疗应答(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33603131)。今天Science最新发表了来自美国的一项类似的临床研究,表明源自应答者的单次FMT联合抗PD-1药物治疗,可使部分PD-1难治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获益。进一步分析显示,联合治疗改变了应答受体的肠道菌群,以及外周和肿瘤内的免疫反应,可能是克服患者对于抗PD-1疗法的耐药性的关键。本期Science特别配发了对于这两项研究的评论文章(见“延伸阅读”),推荐感兴趣的读者搭配阅读。
免疫治疗
粪菌移植
黑色素瘤
抗PD-1治疗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粪菌移植后,菌群的长期变化如何?
来自mSystems上发表的一项纵向队列研究结果,对37名接受口服冻干粪菌移植(FMT)治疗的艰难梭菌感染(CDI)患者进行中位17周(最短4周、最长26周)的随访,监测肠道细菌及真菌的变化情况,发现应答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加,且菌群组成趋向于供体菌群。
粪菌移植
艰难梭菌感染
研究论文
纵向队列研究
冻干粪菌移植胶囊
艰难梭菌感染
Nature子刊:宿主免疫状态影响FM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疗效
粪菌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FMT治疗的机制尚不明确,这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宿主的炎症免疫状态可以限制FM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效果。
艰难梭菌感染
宿主免疫状态
粪菌移植
行为
肥胖相关的自控缺陷,可能是肠道菌群出了问题
抑制控制(IC)是指个体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本能的认知过程,能帮助个体达成长期目标,是对自身行为控制力的一种体现。肥胖者通常存在IC缺陷,因而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或者难以坚持锻炼,使得减肥变得困难重重。Gut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结合临床分析和小鼠试验,鉴定出肠道菌群和代谢组等与IC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提示调节肠道菌群或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IC缺陷。
行为
肠-脑轴
肥胖
肠道菌群
队列研究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粪菌移植或调节适应性免疫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CDI)是北美洲胃肠炎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一线治疗是使用万古霉素,它能杀死病原菌,并消除TcdA和TcdB两种致病性毒素的产生,但25-35%的病人会经历疾病复发。粪菌移植是治疗复发性CDI的有效二线治疗,但需要对其起作用的机制进行研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复发性CDI患者中,成功的FMT治疗与TcdB特异性Th17细胞、TcdA和TcdB特异性IgG、IgA抗体比例增加有关,揭示出FMT治疗复发性CDI的新机制。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粪菌移植
适应性免疫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长期安全性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609名接受粪菌移植(FMT)治疗的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最长可超过2年),发现在1年的随访期间,有近10%的患者再次发生CDI;在超过2年的长期随访期间,接近12%的患者发生感染。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安全性
艰难梭菌感染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粪菌移植
Nature子刊:粪菌移植改善牛犊腹泻和生长
在畜牧养殖中,犊牛腹泻多与肠道感染有关,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过度使用,造成耐药菌传播和抗生素残留等公共卫生问题。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一项对牛犊的对照研究,表明粪菌移植不仅对缓解牛犊腹泻极为有效,还有助于改善牛犊的生长性能。
粪菌移植
动物养殖
牛犊
腹泻
生长性能
粪菌移植
港中大:FMT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肠道细菌、真菌、病毒如何变化?
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秀娟团队及陈基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一名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展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14岁患儿进行粪菌移植治疗,并对粪菌移植后4个月内的肠道细菌、真菌及病毒的多样性、组成及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粪菌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论文
纵向研究
肠道真菌组
免疫-菌群互作
FMT重建肠道内的IgA-菌群互作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促进黏膜稳态。IgA与细菌的互作在炎症性疾病中发生改变,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怎样影响IgA-菌群互作尚不清楚。Gut Microbes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粪菌移植(FMT)能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患者肠道中的IgA-菌群互作模式,使之趋向于健康粪便供体。相关发现有助于理解FMT治疗rCDI等疾病的机制,以及IgA-菌群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规律。
免疫-菌群互作
粪菌移植
IgA
艰难梭菌感染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抗生素或降低粪菌移植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早产儿有多种疾病风险,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疑似NEC患者需接受静脉注射抗生素(AB)预防败血症。虽然肠内AB治疗能有效降低NEC风险,但由于可能产生AB耐药风险而较少使用。粪菌移植(FMT)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对NEC具有保护作用,但AB和FMT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新生儿中缺少研究。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研究了肠内静脉注射抗生素(AB)和直肠粪便菌群移植(FMT)联用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治疗效果,发现AB会拮抗FMT对NEC的治疗效果,FMT可部分逆转AB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但对AB造成免疫系统的发育失调没有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建议新生儿中联合使用AB和FMT。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抗生素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JAMA子刊:FMT未能改善青少年肥胖,但能缓解代谢综合征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RCT研究结果,对87名肥胖青少年(14-18岁)进行单次粪菌移植干预(口服粪菌胶囊),粪菌移植无法显著降低BMI,且未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肝功能、炎症、血压、体脂、生活质量等指标,但能够更好地改善代谢综合征。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肥胖
青少年肥胖【无任何改善】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在多种疾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26项研究(包括RCT、非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等)的数据后发现,粪菌移植可显著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并对肝脏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及抗生素耐药有一定疗效,但对IBS无显著作用。另外,相对于对照组,粪菌移植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
粪菌移植
荟萃分析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有效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13名在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在急性GvHD患者中,对粪菌移植的总应答率及完全应答率分别可达到57%及42%;而在慢性GvHD患者中,粪菌移植可维持或改善器官受累情况。另外,粪菌移植可有效地清除患者胃肠道中的抗生素耐药细菌。
粪菌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论文
免疫治疗
Science:粪菌移植可促进黑色素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动物研究和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组成可能影响肿瘤对于抗PD-1免疫治疗的响应,Science最新发表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表明,对于抗PD-1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移植应答患者的粪便菌群,可以改善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且安全性良好。这些初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菌群靶向干预辅助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免疫治疗
粪菌移植
抗PD-1治疗
转移性黑色素瘤
1期临床试验
粪菌移植
FMT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能否长期持续?
RCT研究表明粪菌移植可有效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缓解,但停止粪菌移植后,患者的应答持久性尚未明确。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68名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U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在35名移植后缓解的患者中,缓解持续的中位时间仅为6个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粪菌移植或饮食干预才能够维持1年以上的缓解。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粪菌移植
多次复发的CDI和FMT后的长期健康风险
FMT可治疗多次复发的艰难梭菌感染(mrCDI),但FMT对菌群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受体之后发生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代谢、肠道或免疫疾病等),另一方面,mrCDI相关的菌群紊乱也可能对这些疾病的风险造成影响。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别分析了mrCDI和FMT对之后发生心血管代谢疾病、免疫疾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的风险的影响,相关结果需在更长期的随访和更多队列中进行验证。
粪菌移植
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安全性
肠易激综合征
糖尿病
粪菌移植
Lancet子刊:避免FMT传播多重耐药菌的筛查流程
在粪菌移植(FMT)临床实践中,对捐赠的粪便及其供体进行筛查,是确保临床安全性的重要环节。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了荷兰供体粪便银行采用的筛查方案对于防止多重耐药微生物从供体传递给受体的有效性,相关流程和结果可供粪菌库管理者和临床专业人士参考。
粪菌移植
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论文
供体筛查
安全性
菌群移植
王军军+魏泓+赵江潮:全肠菌群移植或比粪菌移植更精准
肠道菌群在整个肠道中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室化特征,即不同肠段有不同的菌群组成和功能。近年研究已经表明,粪便菌群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大肠肠腔内的菌群,而与其它肠段(如小肠)的菌群有明显差别,因此目前的常规粪菌移植(FMT)可能仅对大肠菌群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而对有潜在重要生理功能的小肠菌群可能影响甚微。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华中农业大学魏泓和美国阿肯色大学赵江潮与团队的研究,首次证明了不同肠段的菌群定植具有区域特异性,即源于大肠的菌群易定植于大肠,而小肠的菌群易定植于小肠。该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FMT和全肠菌群移植(WIMT,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菌群组合)在塑造无菌小鼠特定肠段菌群方面的差异,表明WIMT更有助于小肠菌群的植入。因此,WIMT或能作为FMT的替代方法,对整个肠道不同区域的菌群进行更为精准和靶向性的干预。
菌群移植
全肠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
空间异质性
小肠菌群
1型糖尿病
自体粪菌移植或能减缓1型糖尿病进展
胰岛自身免疫和β细胞损伤是1型糖尿病(T1D)的主要特征,肠道菌群与免疫的互作可能参与T1D的发生发展。Gut近期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探究了粪菌移植(FMT)对新发T1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出乎意料的发现,自体FMT比移植来自健康人的粪便菌群,能更好的保护残留β细胞功能。该研究进一步鉴定出与残留β细胞功能相关的肠道细菌和血液代谢物,为干预肠道菌群改善T1D提供新启示。
1型糖尿病
粪菌移植
胰岛β细胞功能
自身免疫
血浆代谢物
疼痛
菌群干预或能改善肥胖相关神经疼痛
肥胖患者易受慢性疼痛困扰,PNAS近期发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产生的丁酸或能通过调节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基因表达和免疫细胞炎症表型等机制,改善肥胖相关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和神经疼痛。
疼痛
Obesity
Neuropathy
Microbiome
肠道菌群
肠-脑轴
“衰老”的肠道菌群可损伤大脑认知功能
衰老伴随着肠道菌群改变和认知功能衰退,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小鼠的粪菌移植试验,以及分析菌群、代谢组和大脑蛋白质组表明,衰老相关的菌群变化能影响大脑海马区的蛋白质表达和关键功能。这些结果强调了肠脑轴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提示让菌群恢复至年轻状态或能改善和预防老年认知功能衰退。
肠-脑轴
认知功能
衰老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在临床实践中,粪菌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有效且安全
在临床试验和研究中,粪菌移植(FMT)M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非常有效,但是在现实的临床实践中其效果和安全性如何?Gastroenterology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来自由美国胃肠病协会等发起的FMT国家登记项目,对首批登记的259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在真实世界中,FM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此前临床试验的报道非常一致。
粪菌移植
risk
Microbiome
bacteriotherapy
艰难梭菌感染
粪菌移植
Cell:母亲的便便可“修正”剖腹产婴儿的肠道菌群
剖腹产婴儿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发育轨迹,与自然分娩的婴儿非常不同,这可能为孩子的长期健康带来隐患。Cell最新发表的一项来自芬兰的概念验证研究表明,通过口服方法,将母亲分娩前的粪菌移植给剖腹产婴儿,能“修复”婴儿肠道菌群在组成和发育轨迹方面的缺陷,使其与阴道分娩的婴儿变得相似。这种干预措施或许能用于改善剖腹产婴儿的肠道菌群健康,但相关发现仍需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是否有助于婴儿的长期健康也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粪菌移植
母婴菌群传递
early-life health
microbiota development
maternal seeding
粪菌移植
警惕通过粪菌移植传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一起因粪菌移植传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事件:在一名粪菌移植供体中检测到STEC阳性,而在接受了来自该供体的粪菌样本的数百名患者中,共有7名发生不良事件,其中6名发生严重不良事件,2名死亡。深入调查结果显示,2名患者的死亡与粪菌移植传播的STEC无关。造成该事件的可能原因是,在筛查STEC时使用了酶联免疫反应,该技术的检测敏感性可能不如PCR。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志贺毒素
大肠杆菌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反映在菌群的变化上
此前研究表明,粪菌移植(FMT)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IBS)(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67002624),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Gut Microbes发表了来自同一团队的后续研究,表明FMT可引起患者肠道菌群的长期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治疗的临床效果。
粪菌移植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Engraftment
Metagenomic sequencing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为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高危患者提供持久保护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在460名接受过粪菌移植治疗的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患者中,有374名暴露于CDI风险因素(包括并存病、抗生素、抑酸药物等),其中有78.1%的患者在接受粪菌移植后1年内未出现CDI发作,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降低粪菌移植对rCDI的持久性保护作用。
粪菌移植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研究论文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