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免疫-菌群互作
文章数:12篇
肠-肺轴
Nature子刊:一种菌群代谢物通过肠-肺轴缓解气道炎症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肺轴途径,影响个体对哮喘等过敏性气道疾病的易感性。Nature Immunolog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使用一种抗体库受限的小鼠模型,鉴定出一种由宿主抗体与微生物互作塑造的肠道菌群变化,使得L-酪氨酸的菌群代谢产物——对甲酚硫酸酯在小鼠体内富集,从而保护小鼠抵抗哮喘等过敏性气道炎症。
肠-肺轴
Inflammation
Mucosal immunology
肠道菌群代谢物
免疫-菌群互作
炎症性肠病
Cell子刊:分析IgA-菌群互作,揭示独特的IBD相关细菌
炎症性肠病(IBD)是宿主遗传和肠道菌群失调的共同作用结果。此前有研究报道,IBD患者中促炎细菌类群被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高度包被。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184名IBD患者和34名健康对照中,研究了菌群的IgA包被模式,揭示了IBD中存在的一类独特的IgA包被细菌类群,而这些细菌在相对丰度上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并找出了可以预测疾病进展的潜在的菌群标志物。这些发现对于进一步揭示IBD中的免疫-菌群互作规律、寻找新的IBD预防和治疗靶点以及预测标志物,都有参考意义。
炎症性肠病
免疫-菌群互作
IgA
免疫-菌群互作
FMT重建肠道内的IgA-菌群互作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促进黏膜稳态。IgA与细菌的互作在炎症性疾病中发生改变,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怎样影响IgA-菌群互作尚不清楚。Gut Microbes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粪菌移植(FMT)能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患者肠道中的IgA-菌群互作模式,使之趋向于健康粪便供体。相关发现有助于理解FMT治疗rCDI等疾病的机制,以及IgA-菌群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规律。
免疫-菌群互作
粪菌移植
IgA
艰难梭菌感染
B细胞
Science:胎儿的B细胞可能为出生后与共生菌的互作,做好了准备
《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类胎儿中,初始B细胞的自身反应性使得其可以识别凋亡细胞,并与一些肠道共生菌发生交叉反应。这些自身反应性和多反应性的B细胞,可能有助于在出生后建立有益的共生菌-宿主互作。
B细胞
生命早期
免疫-菌群互作
免疫-菌群互作
肠道IgA对菌群的高反应性
肠道是人体内浆细胞最多的地方,健康个体肠道的抗体主要是IgA亚型,而炎症性肠病患者同时产生高浓度的IgG。肠腔中,分泌型IgA可结合病原体和毒素,也与微生物群结合。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肠道IgA可结合不同种类的肠道细菌,具有跨物种反应性,且体细胞突变或导致IgA高微生物结合特性和结合特异性。
免疫-菌群互作
IgA
IgG
肠道菌群
体细胞突变
MHC-II
MHC-II如何调控宿主-菌群互作
MHC-II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MHC-II介导的针对胃肠道菌群的免疫应答对宿主健康有着重要作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篇观点,讨论了MHC-II促进宿主-菌群之间的良性互作的潜在机制。
MHC-II
宿主-菌群互作
免疫-菌群互作
结直肠癌
Nature子刊:抗TNF疗法“修正”菌群,预防大肠癌
炎症性肠病可增加结直肠癌风险,靶向炎症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疗法可治疗结肠炎,在一些研究中也显示出减少结直肠癌(CRC)风险的作用。《Nature Cancer》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小鼠模型中表明,抗TNF疗法能通过“修正”菌群在结肠炎相关的癌变过程中的变化,使其恢复到非致癌的状态,发挥预防CRC的作用。这些发现再次证实,肠道菌群与CRC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双向的相互作用,而通过抑制免疫炎症来修正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状态,可以减缓甚至预防CRC。
结直肠癌
Cancer
Cancer Prevention
Inflammation
Microbiome
生物钟
一文读懂生物钟、进食时间、菌群和免疫的亲密关系(综述)
生物体的昼夜节律和进食时间存在相互调控和协调,对免疫和代谢健康等生理功能有重要影响。近期研究表明,饮食节律与免疫的相互作用,可能受肠道菌群的调节。《Trends in Immun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Eran Elinav团队的重要综述,介绍了进食时间、昼夜节律、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免疫相关疾病的影响,并探讨了调节进食时间以协调身体节律的时间营养学方法在相关疾病干预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钟
肠道菌群
免疫
饮食
circadian rhythm
克罗恩病
粘膜IL-1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菌群及临床特征相关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根据粘膜组织中的IL-13 mRNA水平高低,可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分为2个亚群,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黏膜相关菌群组成有显著差异。
克罗恩病
ULCERATIVE COLITIS
IL-13
microbiota
克罗恩病
肥胖
Science:胖还是不胖?宿主免疫塑造的肠道菌群有话说
肠道菌群是代谢调控的重要因素,宿主免疫系统可通过IgA抗体等方式来塑造菌群。《Scienc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滤泡辅助性T细胞应答缺陷可使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得促肥胖,其中梭菌纲细菌的减少是关键,与脱硫弧菌属细菌过度生长和IgA抗体靶向异常有关。进一步研究显示,梭菌纲细菌可通过其分泌的物质来抑制脂质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脱硫弧菌则有相反作用。这些发现阐释了宿主免疫-肠道菌群-代谢表型三者间的互作关系,揭示了抑制肥胖和促进肥胖的菌群成员及其生物学机制,表明调节脂质吸收的菌群产物或能用于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肥胖
小鼠
肠道菌群
免疫
免疫-菌群互作
免疫-菌群互作
CRTAM影响肠道菌群并恶化感染
肠道淋巴细胞和菌群存在互作,共同影响机体免疫反应。《Journal of Immunolog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表达于上皮内T细胞的细胞粘附分子CRTAM很可能通过调节菌群和炎症反应来影响肠道细菌感染。该结果对于阐释宿主免疫-菌群互作具有参考价值。
免疫-菌群互作
肠道感染
CRTAM
沙门氏菌感染
动物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
怀孕可能缓解IBD女性患者症状
IBD疾病进程以及怀孕均会影响肠道菌群。《Gut》近期发表一项人群研究,发现妊娠期IBD患者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多样性都有显著改善。该研究不仅表面IBD患者可以安全妊娠,并且怀孕带来的免疫、肠道菌群变化很可能缓解IBD症状。
炎症性肠病(IBD)
免疫-菌群互作
孕妇
细胞因子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