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生活方式
文章数:32篇
结直肠癌风险
35万人数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大肠癌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35万名参与者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健康生活方式(根据BMI、饮食、喝酒、吸烟等因素评估)与更低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且这种关联在高遗传风险者中更为明显。
结直肠癌风险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结直肠癌
健康生活方式+内镜筛查,可大幅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12万名美国人进行近30年的随访后发现,接受内镜筛查可分别降低32%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及34%的结直肠癌死亡率,而内镜筛查+健康生活方式可分别降低61%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及55%的结直肠癌死亡率。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生活方式
内镜筛查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JAMA子刊: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或可降低胃食管反流病风险
临床医生建议通过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预防胃食管反流病(GERD)。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4万名女性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包括正常BMI、不吸烟、日常锻炼、适量摄入咖啡/茶/苏打水)与GERD症状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
胃食管反流病
研究论文
饮食
生活方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
癌症
Nature Reviews:昼夜节律和肠道菌群——从代谢综合征到癌症(观点)
代谢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大负担,对健康有直接影响,并增加患癌风险。促进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因素通常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促炎改变。事实上,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足以促进代谢综合征、炎症和癌症。在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中,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律失调)越来越常见。昼夜节律系统的破坏可改变菌群,扰乱宿主代谢、能量稳态和炎症途径,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的观点文章,讨论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对人类健康影响中的作用。
癌症
昼夜节律
代谢综合征
肠道菌群
生活方式
胃癌
Lancet子刊:国内团队揭示遗传和生活方式对胃癌风险的影响
基因变异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胃癌风险有关,但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增加的遗传风险仍然是未知的。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与团队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对我国人群的数据分析建立了一种多基因风险评分,可以评估胃癌发生风险。相比采用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高遗传风险个体,采用健康生活方式的个体胃癌发生的风险显著降低。
胃癌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多基因风险评分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生活方式
Nature子刊: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巨变,对肠道菌群有何影响
现代生活方式增加了患慢性疾病的风险,部分原因是由于改变了微生物群,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其健康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爱尔兰旅行者是一个不同于欧洲其他游牧民族的亚群体,但在基因上与非游牧定居的爱尔兰人非常相似。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2002年的立法而改变,随着游牧生活的结束,其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最新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调查了爱尔兰旅行者最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与微生物群的差异和慢性疾病的风险有关,参与研究的87%爱尔兰旅行者童年时是游牧民族。该研究发现,当少数民族被迫转变生活方式时,其微生物组也会改变,其变化主要与非饮食相关生活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
爱尔兰旅行者
饮食因素
代谢性疾病
公共卫生
宿主-菌群互作
生活方式与肠道寄生虫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非洲人的基因组、表型及文化多样性为研究宿主-菌群共进化及其对适应性表型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Genome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种群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喀麦隆人的肠道菌群、肠道寄生虫及免疫指标,发现生活方式及肠道寄生虫的存在显著影响了菌群的组成与多样性,并对宿主免疫应答产生显著影响。
宿主-菌群互作
gut microbiome
hunter-gatherers
parasites
helminths
菌群结构影响因素
肠道菌群组成、功能及耐药组主要受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生活方式下、不同地理区域中的相近物种,可分析宿主生活方式、地理因素及宿主物种对肠道菌群的影响。ISME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对比生活在刚果的野生黑猩猩及大猩猩、生活在野生动物附近的刚果人、生活在美国的圈养黑猩猩及大猩猩的肠道菌群,发现相比于地理因素,菌群的组成、功能及耐药组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同时,该研究鉴定出了一系列新的抗生素耐药基因。
菌群结构影响因素
metagenomics
microbial ecology
Microbiome
耐药组
生活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潘安团队:近200万人数据揭示,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癌症发病及死亡风险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潘安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8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近190万人)进行总结后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习惯、不吸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体育锻炼等)与更低的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相关,且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生活方式
荟萃分析
生活方式
癌症
生活方式
BMJ:延长无病寿命的5种健康生活方式
BMJ最新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究了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期望寿命的联系。纳入的五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1)从不吸烟;2)保持健康体重(BMI维持在18.5-24.8);3)多运动(每天≥30分钟中重度体力活动);4)适度饮酒(女性5-15克/天,男性5-30克/天);5)采取健康饮食(饮食质量指数在前40%)。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最高可以延长女性健康期望寿命10.6年,延长男性健康期望寿命7.6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上述健康生活方式中有一条是适度饮酒,但需注意饮酒会增加癌症风险并且存在明确剂量反应关系。因此,还是不建议不饮酒的人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而开始饮酒。
生活方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
营养流行病
预期寿命
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子刊:生活方式与菌群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综述)
小神经胶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生活方式(包括压力、饮食、睡眠、运动)与菌群组成对小神经胶质的影响,并讨论了这些因素通过作用于小神经胶质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易感性的机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肠-脑轴
神经-免疫互作
小神经胶质
生活方式
乳制品
儿童的乳制品食用情况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发表的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分析了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更多的锻炼、更少的久坐)与食用特定乳制品(牛奶、酸奶和奶酪)之间的关系,发现生活方式更健康的儿童,通常会食用更多的牛奶和酸奶,因此研究者认为,食用乳制品对健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与其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来解释。
乳制品
Children
Dairy consumption
European
IDEFICS study
痴呆
JAMA:近20万人数据揭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可预防痴呆
JAMA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在对近20万人进行了8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均与痴呆的风险独立显著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日常锻炼、健康饮食、控制酒精摄入等)与痴呆风险的降低相关。
痴呆
痴呆
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肠道菌群
非洲人肠道菌群研究有哪些启示?(综述)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逐渐将目光从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投向非洲原始部落和农耕人群,这些研究不仅能揭示人类菌群的多样性,还有助于理解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对菌群的塑造作用。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对相关研究和发现进行了汇总,我们特别将其中的配图做成了简单的一图读懂,希望能助你涨知识。
肠道菌群
Africa
Global health
Microbiome
菌群多样性
少肌症
健康饮食模式+运动,或能减少衰老相关少肌症
少肌症是一种衰老相关的进展性肌肉萎缩疾病,常伴随脂肪增加,从而导致少肌性肥胖。《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分析了PREDIMED-Plus临床试验中1500多名受试者的基线数据,找到了与少肌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提示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和运动,或可减少与肌肉减少相关的系统性炎症,有助于健康衰老、减少少肌症发生。
少肌症
Leucocyte count
Mediterranean diet score
Physical activity
Sarcopenic index
饮食质量
饮食质量和营养水平与哪些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因素有关?
PREDIMED-Plus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针对代谢综合征和超重/肥胖人群的多中心临床试验,《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了对该研究受试者基线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受试者大多存在营养摄入欠佳的情况,且主要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因素相关。
饮食质量
代谢综合征
diet quality
nutrient density
Mediterranean diet
菌群结构影响因素
现代化程度影响人群肠道菌群结构
人类肠道菌群结构受现代化水平、生活方式的影响。本论文指出,喜马拉雅地区四个农业化程度不同的传统部族,其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与生活方式、水源和能源的不同有关;而且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肠道菌群类型的转变可在一个人群世代内发生。该结果对研究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分析菌群类型转化及其对宿主的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菌群结构影响因素
喜马拉雅原始部族
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
Jingsi Yang
代谢综合征
周宏伟+马文军等:菌群失调+久坐,促进代谢综合征
Microbiome刚刚上线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文军团队主导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广东省7000多人的肠道菌群、生理、经济状况、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信息,在人群水平上鉴定出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和经济状况的关联,发现菌群失调与长期久坐的生活方式共同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该研究是目前最大的东方国家人群的肠道菌群流行病学研究,相关发现对我国的代谢疾病的研究和防控有重要意义。
代谢综合征
广东省肠道菌群计划
肠道菌群
社会经济状况
生活方式
结直肠癌
锻炼和饮食如何改善大肠癌治疗和预后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评论文章,综合近年的研究进展,列举了锻炼和饮食对改善结直肠癌治疗和预后的潜在作用和机制,重点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结直肠癌
饮食
锻炼
生活方式
免疫
阿尔兹海默症
Nature:饮食+生活方式预防老年痴呆,值得期待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老年痴呆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Nature近期发表的观点展望文章,回顾了近十几年学界对预防阿尔兹海默的观点转变过程,着重介绍了饮食等因素对痴呆和认知的影响以及初步的干预性研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老年痴呆,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观点。
阿尔兹海默症
生活方式
饮食
认知能力
预防医学
结肠癌
JAMA子刊:健康生活方式可改善结肠癌患者生存情况
JAMA Oncology近期发表一项美国临床研究,表明III期结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和之后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无病生存。
结肠癌
生活方式
体重
饮食
运动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菌群、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风险的影响
对138名口腔鳞状细胞癌及151名健康对照的口腔菌群、生活方式、遗传因素进行分析,鉴定出了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风险的各类因素,其中,饮酒、吸烟、槟榔、较差的口腔卫生与患癌风险增加相关。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菌群
遗传因素
生活方式
Inbar Raber
地理
FM:地理、种族及生活方式如何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综述)
这是一篇阶段性总结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的关键性因素的文章,内容全面,数据丰富,值得大读特读多次读,读完要分享!
地理
种族
生活方式
核心菌群
Marta Olivares
减重
JAMA:指导孕妇产后减重的临床指南需调整!
这是对之前我们介绍的文章(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91652904)的评论,简要总结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也提出了评论者的靠谱建议,值得认真读读。
减重
肥胖
治疗指南
远程干预
现场干预
酸奶
酸奶或是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标志(综述)
Journal of Nutrition杂志发表的综述文章,介绍了酸奶的营养和健康益处,并从饮食和行为习惯,以及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为何食用酸奶可被视为可持续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酸奶
appetite contro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ealthy eating
Lifestyle factors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PG:生活方式改变对菌群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综述)
① 饮食诱导的肥胖/西方饮食导致严重的菌群失调,促使代谢产物直接影响肝脏代谢;② 改变生活方式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结局,并显著影响菌群;③ 生活方式诱导的菌群重塑与NAFLD发病机制的直接联系还未知;④ 了解菌群和代谢产物的重塑,及其对肝脏代谢的影响,对于了解肠-肝轴至关重要;⑤ 本综述讨论菌群代谢产物显著促进肠-肝轴,并直接与NAFLD/NASH相关;⑥ 并提出生活方式改变重塑菌群以及抗击疾病的潜在治疗方面的证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生活方式
菌群代谢产物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microbial metabolites
生活方式
COM:微生物消失,人类正面临危机可能!
这是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IF:6.635]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系统性介绍了关于人类微生物消失的历史。值得关注的是,人类在从猩猩进化而来的过程中可能就开始“丢失”微生物,现代饮食和生活方式则让更多微生物消失,有些消失的微生物还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这篇文献结合《消失的微生物》这本书来看,必有收获。
生活方式
膳食纤维
Su Hwan Lee
Yeojun Yun
Han-Na Kim
冠心病
NEJM:降低冠心病风险46%的健康生活方式都有什么?
来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59.558]的重要文献,介绍哪些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冠心病风险,强烈推荐!
冠心病
生活方式
遗传风险
Paul W Franks
Mark I McCarthy
酸奶
酸奶与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关系(综述)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的这篇综述,总结了酸奶与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酸奶或可作为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酸奶
饮食
生活方式
沙特
SR:在沙特,狒狒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人的菌群相似
不同的膳食结构对沙特人和狒狒的肠道菌群会有什么影响呢?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沙特
狒狒
发酵乳制品
生活方式
西式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