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代谢
文章数:178篇
甜菜碱
Science 子刊:母乳中甜菜碱有什么作用?增加小鼠AKK菌丰度,改善代谢健康
母亲在怀孕期间的一碳代谢物状况与后代的健康状况有关。例如,较低的妊娠晚期母体循环甜菜碱浓度与较高的婴儿体重和出生时的肥胖相关,但在调节婴儿生长和肥胖风险方面所起作用仍不清楚。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研究,目的是(1)调查母乳一碳代谢物与婴儿早期生长的潜在联系,(2)利用小鼠模型测试母亲补充这些代谢物是否会调节生长、身体成分和葡萄糖稳态。结果表明,甜菜碱可调节哺乳动物新生儿的Akkermansia丰度,减少小鼠肥胖,并改善长期代谢健康。本研究结果强调母乳喂养期是早期干预的重要阶段,哺乳期间调节甜菜碱摄入量可能是预防儿童肥胖的一种策略。
甜菜碱
AKK菌
母乳
代谢
肥胖
前列腺癌
膳食果糖促进前列腺癌生长
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细胞过度表达果糖转运体,而不是葡萄糖转运体。而且,PET-FDG成像在临床上检测前列腺癌具有局限性,暗示前列腺癌细胞可能利用葡萄糖之外的己糖(如果糖)作为首选能源。Cancer Research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果糖转运体在前列腺癌样本中表达增加,并证明果糖作为前列腺癌细胞的重要代谢底物支持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揭示出果糖或可作为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前列腺癌
果糖
代谢
牡蛎多糖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牡蛎多糖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炎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万鹏团队研究成果。研究首先从 C. hongkongensis中提取获得CHP,并进行了结构的鉴定。建立S180肿瘤携带小鼠模型,利用CHP(150 mg/kg)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CHP明显改善患病小鼠肠道生理状态,平衡相关代谢因子。在此过程中,小鼠的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CHP对患病小鼠的改善作用与肠道菌群有关。
牡蛎多糖
肠粘膜
肠道菌群
代谢
5-FU
肥胖
肠道α1-2-岩藻糖基化或参与肥胖和脂肪肝炎的病理发生
岩藻糖基转移酶2(Fut2)介导的肠道α1-2-岩藻糖基化在宿主-微生物互作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多种疾病有关,但其在肥胖和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宿主肠道的α1-2-岩藻糖基化是调控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在肥胖和脂肪型肝炎中具有重要作用。
肥胖
脂肪性肝炎
肠道菌群
α1-2-岩藻糖基化
代谢
小肠营养感知
小肠营养感知在代谢稳态中的作用(综述)
饭食初相见,就在肠里面,消化道可以说是营养物质与人体接触的第一个部位,负责检测营养物质的胃肠道,告知中枢神经系统(CNS)一顿饭的大小和组成,并触发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反应。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综述,重点关注肠道营养素通过营养传感机制对代谢稳态的预吸收作用,介绍了食物摄入调节和全身葡萄糖调节。此外系统阐述肥胖和糖尿病是如何改变代谢途径,以及通过饮食诱导的小肠微生物组群变化而产生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相关代谢途径。多数证据表明小肠营养素感知系统的分子机制对于生理及病理都有影响、在肥胖及糖尿病中也有潜在治疗可能,值得关注。
小肠营养感知
代谢
综述
自闭症
刘星吟等:自闭症基因变异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肠道菌群和遗传因素都有关联。Gut Microbes近期发表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刘星吟团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ASD相关的遗传变异与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遗传与菌群的互作在ASD疾病机制中的作用带来新启示。
自闭症
肠道菌群
遗传变异
代谢
免疫
结直肠癌
武汉大学团队:线粒体蛋白酶OMA1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
由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的不可逆缺陷,许多癌细胞维持着较强的有氧糖酵解,这种现象称为Warburg效应。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癌细胞都维持OXPHOS,那么癌细胞如何协调糖酵解和OXPHOS?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宋质银团队在EMBO Reports发表文章,发现应激激活的线粒体蛋白酶OMA1在协调糖酵解和OXPHOS中的作用,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OMA1或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结直肠癌
代谢
线粒体蛋白酶
糖酵解
氧化磷酸化
进食时间
Cell子刊:避免太晚吃饭,有助于改善体重及代谢
延迟进食与肥胖及代谢失调风险的增加相关。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对照试验,对比了正常时间进食与延迟进食对健康成年人的体重及各项重要代谢指标的影响,发现相比于延迟进食,正常时间进食的饮食模式可显著降低体重,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能量消耗等大多数代谢指标。
进食时间
研究论文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体重
代谢
肠道疾病
热平衡有助于小鼠对肠道疾病的耐受性
疾病耐受性是指组织在不降低宿主适应性的情况下,抵抗刺激所造成损伤的能力,与组织、环境条件和生理状态有关。疾病耐受性是一种已知的宿主防御策略,保护组织免受病原体或免疫系统导致的损伤,但其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PNA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处于热平衡的小鼠具有对肠道疾病的耐受性。肠损伤中,产热脂肪的肾上腺素信号调控结肠细胞基因表达,从而预防菌群失调和组织损伤,产生肠道疾病的耐受性。同时表明疾病的耐受性对代谢的要求较高,依赖于宿主的能量状态。
肠道疾病
热平衡
代谢
肠道菌群
代谢
肠道菌群调控体重、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综述)
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相关。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调控体重、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并讨论了通过靶向调控菌群、饮食干预等方式改善代谢疾病的可能。
代谢
综述
脂质代谢
肥胖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
“神药”二甲双胍如何影响全身代谢(综述)
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肝脏胰岛素生成并改善胰岛素抵抗,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不同组织(肠道、肝脏、脂肪组织等)中,二甲双胍影响全身代谢的分子机制。
二甲双胍
Metformin
insulin resistance
Nutrient metabolism
mitochondria
结肠炎
膳食果糖调控肠道菌群导致结肠炎恶化
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高果糖的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及代谢,加剧结肠炎的严重性,突出饮食-菌群互作在肠道炎症中的重要性。
结肠炎
Colitis
fructose
microbiota
bile acids
免疫代谢
Cell子刊:聚焦肠道菌群与免疫代谢的互作(观点)
免疫代谢包含免疫系统对机体大代谢的影响和免疫细胞自身代谢需求与环境因素的互作。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一篇观点,对后者特别是肠道菌群对免疫细胞代谢的主导作用进行了讨论。详述了菌群相关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胆酸盐、色氨酸等对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先天性淋巴细胞及多种效应T细胞的调节机理,及其在感染、IBD等病理情况下的互作。作者指出未来可关注特异性代谢产物添加、删除、代谢通路调控作为治疗手段的研究。
免疫代谢
菌群
代谢
免疫系统
immunometabolism
Eubacterium
真杆菌属细菌与人类健康(综述)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对肠道菌群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贡献的理解已经发生了转变。在已经被认可的潜在有益微生物的新成员中,有真杆菌属(Eubacterium)的成员,它们构成了人类肠道核心菌群的一部分。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一篇综述文章对真杆菌属(Eubacterium),从系统发育的角度概述了真杆菌属细菌的种类,描述了它们如何随着饮食和年龄而改变,并总结了它们与人类肠道和各种健康状况的关系。
Eubacterium
肠道菌群
Gut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s
Eubacterium hallii
真菌群
一图读懂:真菌群在营养与代谢健康中的作用(综述)
发表在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上的综述性文章,从新生儿到整个生命历程的角度,探究了肠道真菌群随着生命进程的演变、在此过程中受到的调节以及对机体营养和代谢产生的影响。肠道真菌受膳食调节,可以与肠道细菌相互作用,参与机体免疫、生理的调控,而且一些膳食来源的真菌所产生的毒素,可以直接对机体造成危害。真菌参与代谢、疾病调节的相关机制和代谢标志物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真菌群
Mycobiota
early life
Nutrition
Metabolism
食粪性
中科院动物所:食粪行为影响小型哺乳动物的菌群、代谢、神经和认知
来自中科院的王德华团队近期在《ISME Journal》发表文章,揭示出食粪行为有助于稳定肠道菌群,促进微生物代谢平衡,维持宿主能量代谢,影响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变认知能力。
食粪性
肠道菌群
代谢
神经
认知行为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精胺合酶与MYC共同调节大肠癌细胞生存
多胺代谢失调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生有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完整。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Qing-Bai She和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刘思德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通过SMS与MYC调节的不同信号通路对Bim表达的共同抑制作用,这也是CRC细胞的关键生存信号。
结直肠癌
精胺合酶
FOXO3a
Myc
Bim
抗性淀粉
华南理工大学:淀粉功能化修饰可改善肥胖相关症状
肥胖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它主要是由能量失衡导致身体脂肪过度积累引起的。在肥胖的发展过程中,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的精细饮食结构起着重要作用。饮食中食物成分的合理优化一直是营养医学和食品科学领域广泛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具有较高抗性淀粉含量的食品对饮食诱导的肥胖有保护作用。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陈玲团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一项研究,对淀粉-油酸复合物在高脂饮食小鼠中的功效进行了评估,表明该复合物可以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多项肥胖相关指标。该研究结果为合理设计具有营养功能和生理功效的大米淀粉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抗性淀粉
高脂饮食
Rice starch-oleic acid complex
Nutritional functions
Intestinal microflora
过度进食
“吃多了”的生物学研究(综述)
研究基于300多篇文章,从生物学的角度综述了过度进食对机体的影响。过度进食涉及体重、血脂以及体脂的增加,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改变脂肪和骨骼肌的代谢等。目前急性和慢性干预研究很多,未来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结合相关组学技术,以探究过度节食对机体代谢的作用机制。
过度进食
adipose tissue and muscle metabolism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changes
energy intake and expenditure
diet composition and mediators of response
大脑
Lancet子刊:改善大脑的胰岛素作用,防治代谢和认知疾病(综述)
胰岛素信号不仅影响机体代谢,也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风险增加。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介绍了胰岛素在大脑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认知功能和外周代谢的影响,表明改善大脑中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治疗和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新思路。
大脑
胰岛素抵抗
代谢
神经
多组学
Cell子刊:多组学研究揭秘为何禁食能促进健康长寿
此前研究表明(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0826544),禁食的时长和热量限制(而非饮食结构)对寿命有主要影响。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项后续研究,基于血液和肝脏样本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重点探究了不同的饮食结构(高糖饮食和低糖低脂饮食)以及不同的进食模式(正常进食、每日一餐以及热量限制)下,与健康和长寿相关的共同的代谢和信号通路,这些通路或可作为靶点用于促进健康老化。
多组学
长寿
calorie restriction
fasting
aging
菌群-肠-脑轴
国内团队:菌群-肠-脑轴的甘油磷脂代谢紊乱,或参与抑郁症发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菌群-肠-脑轴的变化与抑郁症发病存在关联,但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鹏团队近期在《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合作研究,对食蟹猴抑郁模型的肠道菌群和肠脑轴代谢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菌群-肠-脑轴中的甘油磷脂代谢紊乱可能在抑郁症中有重要作用。
菌群-肠-脑轴
抑郁症
代谢
神经
加工食品
不同食品原料如何影响菌群?系统论述的文章来了!(综述)
发表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的综述性文章。文章系统论述了膳食成分以及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乳化剂等,对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体外生物反应器等研究模型、粪菌移植等研究方法被文章倡导。最后,文章认为应将肠道菌群的影响纳入考虑,进而重新评价食物中的有害成分、食品添加剂等对健康的影响。
加工食品
肠道菌群
gut microbiome
Diet
Food ingredients
益生菌
组合益生菌干预增加牛磺酸浓度,改善老年鼠的肠屏障功能
老年人的低度炎症通常与肠上皮通透性增加(肠渗漏)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JCI insight》近期发表的文章,从健康的婴儿肠道中分离出5株乳杆菌和5株肠球菌,制成人源益生菌混合物,干预老年鼠。发现,益生菌混合物可以防止高脂饮食(HFD)引起的老年小鼠菌群失调、肠道渗漏、炎症、代谢功能障碍和生理功能下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主要通过增加紧密连接(如促进Zonulin-1和Occludin)来减少肠道渗漏,从而减少炎症。进一步分析表明,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胆盐水解酶活性,从而增加了肠道内的牛磺酸浓度度,促进了肠道的紧密连接,减少了肠道通透性。此外,牛磺酸还显著延长了线虫寿命,减少了脂肪的和肠道渗漏。本研究结果提示,益生菌治疗或可预防或治疗老年人肠道渗漏和炎症。
益生菌
aging
permeability
leaky
Gut
抗生素
华人团队:四环素让斑马鱼长胖,影响代谢和肠道菌群
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的影响是近年的一个研究热点,内蒙古民族大学Wu Dong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ingliang Fang团队近期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发表合作研究,揭示了四环素暴露对斑马鱼体重、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抗生素
ZebrafishTetracycline
Metabolism
Lipid accumulation
gut microbiome
益生菌
一种新益生菌,或能改善吃出来的脂肪肝和代谢疾病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一项关于益生菌的动物研究,该研究在雌性小鼠中证实,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可有效减少西式饮食(高脂高碳水)引起的体重增长、血液胆固醇、肝脏脂肪积累和炎症,以及糖耐受损等代谢紊乱表型,或许是防治脂肪肝等代谢疾病的新方法。
益生菌
probiotics
NAFLD
Obesity
Sexual dimorphism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改善肥胖代谢恐怕效果有限
此前有临床研究表明,粪菌移植(FMT)能改善一些肥胖患者的代谢情况(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37618956)。PLoS 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初步临床试验却表明,FMT虽能改变肥胖受试者的肠道菌群,但对体重和大部分代谢指标都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去年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相似(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41725430)。不过研究者也指出,FMT对代谢的改善效果可能受到受体自身因素(如原本的菌群多样性)以及FMT实施途径的影响。进行个体化评估以及联合其它治疗手段(如生活方式干预),可能是未来研究FMT能否用于改善代谢的主要方向。
粪菌移植
肥胖
代谢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
肽激素
中科院先进院:肽激素与受体GPRC6A结合,缓解NAFLD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培根和JianV.Zhang团队为主导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一种肽激素metabolitin(MTL),发现其能够与受体GPRC6A结合,改变小鼠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进而具有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潜力。
肽激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hormone
Metabolism
NAFLD
胃癌
多种细菌与蒙古人群胃癌相关
在蒙古国,尽管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较弱,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很高。发表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的最新研究旨在评价胃癌患者胃黏膜菌群分布及其前体组织学状况。该研究纳入48名胃癌(GC)患者和120名非癌患者的20例正常胃黏膜(对照组),检测了20例胃炎,40例萎缩和40例肠上皮化生(IM),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比较基于诊断组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分类和功能预测谱。该研究发现,除幽门螺杆菌外,其他微生物因素也可能在蒙古人群GC中起作用,并发现了GC与肠球菌属、乳杆菌属、肉杆菌属、谷氨酰胺杆菌属、梭杆菌属等之间的新关联。
胃癌
胃粘膜菌群
蒙古人群
幽门螺杆菌
代谢
低热量甜味剂
Cell子刊:甜味剂+碳水化合物,可能影响糖代谢
三氯蔗糖等低热量甜味剂被添加于多种食品中,可在提供甜味的同时降低热量摄入。Cell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同时摄入低热量甜味剂(三氯蔗糖)及碳水化合物(麦芽糖糊精)的情况下,健康人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且大脑对于甜味的应答也降低,而单独摄入低热量甜味剂或碳水化合物无此影响。
低热量甜味剂
三氯蔗糖
葡萄糖代谢
代谢
低热量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