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1型糖尿病
文章数:76篇
谷蛋白
孕晚期谷蛋白类物质摄入或与后代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无关
谷蛋白(麸质)的摄入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人群队列数据分析后发现,孕晚期母亲谷蛋白摄入量与胰岛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1型糖尿病均不存在关联。
谷蛋白
研究论文
孕妇
胰岛素自身免疫性疾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抗炎治疗改善肠道损伤和菌群稳态,或可减少1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T1D)通常伴随有肠黏膜的损伤,表现为肠屏障功能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诱导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分节丝状菌(SFB)的减少,但是导致这些肠道病理改变的原因并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Gut上的研究工作证实I型糖尿病中肠黏膜功能的改变与T1D介导的促炎反应有关,与高血糖无直接关系。经过抗炎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1D中肠粘膜功能的损伤,保护肠道菌群稳态,从而降低T1D的发生率。
1型糖尿病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研究论文
T1D小鼠
孕前糖尿病
Lancet子刊:一文了解糖尿病女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既往小范围的人群样本研究均认为,在孕前糖尿病就糖尿病的女性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高。但是由于样本所限,很多研究仅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本研究通过国家大型数据库数据分析,揭示了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二者之间可能的差异。同时分析了女性“可调控因素”,包括BMI等对减少围产期死亡率的贡献度。
孕前糖尿病
研究论文
孕妇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JAMA子刊:后代儿童ADHD风险或与母亲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本研究通过队列数据分析发现,母亲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银屑病、风湿热、甲亢等),后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增高。儿童ADHD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增多趋势,该研究提示,其可能与母亲的健康问题高发存在关联。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研究论文
儿童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母亲
1型糖尿病
自体粪菌移植或能减缓1型糖尿病进展
胰岛自身免疫和β细胞损伤是1型糖尿病(T1D)的主要特征,肠道菌群与免疫的互作可能参与T1D的发生发展。Gut近期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探究了粪菌移植(FMT)对新发T1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出乎意料的发现,自体FMT比移植来自健康人的粪便菌群,能更好的保护残留β细胞功能。该研究进一步鉴定出与残留β细胞功能相关的肠道细菌和血液代谢物,为干预肠道菌群改善T1D提供新启示。
1型糖尿病
粪菌移植
胰岛β细胞功能
自身免疫
血浆代谢物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和血液代谢物,及其与蛋白尿的关系
Diabetologia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对161名I型糖尿病和50名健康对照进行研究,证明长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和血浆代谢物具有异常特征,且患有糖尿病肾病初期的I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和血浆代谢物水平与蛋白尿水平有关。
1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血浆代谢物
1型糖尿病
北大口腔医院:调控菌群或可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对1型糖尿病的疗效
1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菌群失调,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潜在手段。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Yi Zhang团队及E Xiao团队在《Theranostic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发现,通过抗生素调控小鼠的肠道菌群,可导致特定菌群富集、肠道屏障功能增强及细菌易位减少,从而增强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的降血糖作用。该研究提示,调控菌群或可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1型糖尿病
间充质干细胞
菌群干预
干细胞疗法
动物实验
1型糖尿病
Nature子刊:特定肠道寄生虫产物,或能防治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在动物模型中,无症状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可抑制T1D发病,但这种保护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最新研究中,报道了由寄生虫Heligmosomoides polygyrus产生的海藻糖,能在小鼠中改变肠道微生物组,诱导调节性CD8+T细胞,对T1D起预防和治疗作用。
1型糖尿病
寄生虫产物
infection
Parasite host response
肠道菌群
1型糖尿病
国内团队:短链脂肪酸调控IgA免疫以缓解1型糖尿病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周智广团队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在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新发1型糖尿病的未成年患者中,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减少,且菌群介导的IgA免疫应答发生变化。而在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模型中,短链脂肪酸可调控IgA应答,并缓解胰岛炎。
1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IgA
1型糖尿病
轮状病毒疫苗
JAMA子刊:轮状病毒疫苗或不能降低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
轮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在理论上可能降低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然而,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关联。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讨论。
轮状病毒疫苗
儿童
1型糖尿病
抗生素
婴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1型糖尿病风险
研究以瑞典的婴幼儿为对象,探究其抗生素的使用与1型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婴儿1岁以内,为了治疗中耳炎和呼吸道感染而进行的抗生素暴露,可能增加婴幼儿患1型糖尿病风险,且这种相关性可能会一直持续到婴幼儿10岁。对于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两者的这种关联性显著。
抗生素
1型糖尿病
谷蛋白
婴儿期谷蛋白摄入或增加1型糖尿病风险
谷蛋白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存在于谷类中。对谷蛋白过敏会诱发乳糜泻。注意到,婴儿期谷蛋白摄入增加可能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摄入谷蛋白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不同的研究之间结果不一致,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
谷蛋白
1型糖尿病
丁酸盐
口服丁酸盐未能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
来自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30名1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口服丁酸盐1个月,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炎症指标、肠道菌群等。
丁酸盐
Butyrate
Diabetes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s
胰腺菌群
Nature Reviews:菌群研究的新领域--胰腺菌群(观点)
在肠道菌群火热的当下,人体其他部位的菌群研究也在逐渐开展。Nature子刊的这篇观点文章介绍了胰腺菌群,讨论了其可能的起源和在疾病中的作用,列举了大量关于1型糖尿病、胰腺炎和胰腺导管腺癌等胰腺自身疾病的研究案例,种类涵盖关联性研究和模式动物的机理研究。尽管胰腺菌群可参与到胰腺的疾病发展/抑制中,但文章对现阶段使用其作为临床治疗靶点抱有十分谨慎态度,未来还需更多的基础研究做支持。
胰腺菌群
1型糖尿病
胰腺炎
胰腺导管腺癌(PDAC)
早产儿
早产儿在未来似乎有更高的糖尿病风险
该全国性数据库数据分析提示,早产儿在未来43年内,有更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早产儿的长期健康风险近年来备受关注,该研究为此添加了新的证据。
早产儿
糖尿病
Adult
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肠道病毒组
Nature子刊:肠道病毒感染与儿童胰岛自身免疫和1型糖尿病
破坏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1型糖尿病(T1D)。有研究显示,这种胰岛自身免疫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比如某些能感染β细胞的肠道病毒。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了一项来自TEDDY队列的报告,对有T1D风险的儿童进行前瞻性分析,鉴定出与胰岛自身免疫和/或T1D风险相关的肠道病毒和参与抗病毒应答的遗传突变,为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特定肠道病毒在胰岛自身免疫和T1D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开发潜在的抗病毒预防方法,打下基础。
肠道病毒组
胰岛自身免疫
1型糖尿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肠病毒B
1型糖尿病
Nature子刊:胰腺神经电刺激或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
刺激迷走神经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缓解自身免疫疾病。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胰腺神经中植入微电极并进行电刺激,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并缓解疾病的进展,为生物电子医学治疗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性T细胞
微电极
1型糖尿病
儿童1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综述)
本综述总结了目前为止有关儿童1型糖尿病以及胰岛细胞自身免疫疾病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1型糖尿病
child
Diet
enterovirus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1型糖尿病
β细胞衰老是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一个共同原因
1型糖尿病(T1D)和2型糖尿病(T2D)发病机理不同,前者是自身免疫导致直接杀死β细胞,后者是胰岛素抗性破坏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的这篇评论点评了今年两篇关于T1D和T2D的文章,因为两篇文章分别得出β细胞衰老是T1D和T2D的原因之一,且都讨论了相关药物Senolytic对T1D和T2D的有效性,但目前的结果大多是系统性结果,仍缺乏对Senolytic作用机理的准确了解。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senolytic therapies
β cell
senescence
膳食
JAMA子刊:携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儿童,谷物摄入需讲究
虽然,食用全麦谷物是一个较好的饮食模式,诸多研究认为其余肠道微生物的建立具有关联。然而,对于有较高的1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儿童来说,谷物蛋白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但其中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膳食
1型糖尿病
儿童
谷物
膳食纤维
1型糖尿病
JAMA子刊:1型糖尿病高危儿童,或应少吃谷物
谷蛋白等膳食蛋白被认为可能触发1型糖尿病的疾病进展。JAMA Pediatrics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在1型糖尿病遗传高危儿童中,谷蛋白、谷物及膳食纤维的摄入与胰岛自身免疫的发生显著相关,燕麦与黑麦的摄入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显著相关。
1型糖尿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1型糖尿病
胰岛自身免疫
饮食
1型糖尿病
Nature子刊:与1型糖尿病HLA风险基因型相关的肠道菌群变化
HLA基因型是1型糖尿病及乳糜泻的风险因子,但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尚未明确。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超过400名儿童的菌群及HLA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后发现,与1型糖尿病风险相关的HLA基因型显著影响了肠道菌群的组成。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HLA
死产
糖尿病母亲妊娠死产结局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女性的妊娠易发生死产结局,本研究发现,在该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越高,BMI越大,以及胎儿的体重过高或者过低,都是发生死产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针对糖尿病女性,应该严格控制好血糖以及BMI,并做好胎儿的体重管理。
死产
糖尿病
出生体重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益生元
低聚果糖菊粉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作用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RCT结果,在38名8-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补充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可显著升高患者的C肽水平,轻微但不显著地改善肠道通透性,同时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但无法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益生元
RCT
1型糖尿病
益生元
菊粉
菌群-免疫互作
破坏肠道屏障可触发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
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破坏肠道屏障完整性可触发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并引发1型糖尿病的发病,这一过程依赖于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肠道菌群的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autoimmune diabetes
GUT INFLAMMATION
microbiota
菌群-免疫互作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妈妈或增加后代脂肪肝风险
本文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匹配有/无1型糖尿病的母亲,比较后代脂肪肝的比例,发现1型糖尿病的女性后代脂肪肝比例更高。本文的脂肪肝是通过FLI指标以及腰围身高比进行的划分,值得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
1型糖尿病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脂肪肝
糖尿病孕妇
益生元
低聚木糖缓解NOD小鼠的自身免疫症状
来自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给NOD小鼠喂食低聚木糖,可通过减少肠道通透性,减少促炎细胞并增加抑炎细胞,以显著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病。低聚木糖对胰岛自身免疫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所介导。
益生元
Gut barrier
Gut microbiota
Insulitis
Mucosal immunology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孕妈妈早产风险高
本研究通过对大队列数据的分析,发现1型糖尿病的女性相对于无糖尿病史的女性具有更高的早产风险,且这种风险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而增高。
1型糖尿病
队列研究
早产
不良妊娠结局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儿童1型糖尿病
母亲肥胖及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
1型糖尿病(T1DM)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缺乏。本研究通过综述系列观察性研究,发现母亲BMI、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父母的糖尿病病史与儿童T1DM患病之间存在关联。该研究提示儿童早期生活事件及环境因素在其患T1DM的风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1型糖尿病
body mass index
Diabetes mellitus
Maternal
Smoking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儿的β细胞功能表型无法通过菌群移植转移给小鼠模型
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将1型糖尿病儿童的菌群移植给无菌NOD小鼠,可延缓小鼠的1型糖尿病发病,且不受供体β细胞功能丧失速率的影响,提示人体的β细胞功能状态无法通过菌群移植转移至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
1型糖尿病
Germ-free NOD mice
Human gut microbiome transfer
Type 1 diabetes
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