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膳食脂肪
文章数:28篇
饮食模式
Nature子刊:低脂高碳水vs高脂低碳水,两种饮食对人体各有啥影响?
肥胖的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认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会导致过量的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脂肪积累和增加能量摄入。因此该模型推断,与低脂高碳水的饮食相比,高脂低碳水的饮食应当有助于减少个体的能量摄入。Nature Medicine最新发表的一项小型封闭式临床研究对检验该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不限进食量的条件下,短期的低脂高碳水的植物性饮食反而有助于减少热量摄入,并显著降低身体的脂肪含量。这些结果与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的预测并不一致,说明饮食组成对食欲控制和能量摄入的影响,还受到更加复杂的因素的调控。
饮食模式
高脂饮食
低脂饮食
膳食碳水化合物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及脂肪酸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
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2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后发现,总膳食脂肪及脂肪酸摄入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无显著关联,但特定类型脂肪或脂肪酸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联,例如在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3g的情况下,蔬菜脂肪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相比于动物脂肪,蔬菜脂肪更有益于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膳食脂肪
荟萃分析
膳食脂肪酸
2型糖尿病
胰腺癌
Cell子刊:膳食糖、脂肪和蛋白质对胰腺癌易感性的影响
《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者结合小鼠实验和队列分析,探究了饮食与胰腺癌之间的互作关联,揭示了不同膳食成分对胰腺癌发生、生长和死亡率的复杂影响,鉴定出膳食糖与细胞周期检查点基因MAD2L1之间的互作关系在胰腺癌易感性中的作用,以及膳食植物脂肪的潜在保护性作用。这些发现或能帮助开发鉴定胰腺癌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并提示调节饮食或有助于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
胰腺癌
饮食成分
pancreatic cancer
Diet
Genetics
乳腺癌
Cell:代谢通路抑制与膳食脂肪限制协同抑制乳腺癌生长
致癌转化与细胞代谢的变化息息相关,但是,追踪这些指标是否能改善疾病分层或影响治疗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最新发表在《Cell》的研究使用智能刀对乳腺癌进行代谢指纹分析,接近实时诊断PIK3CA突变乳腺癌,并将致癌PIK3CA与增加的花生四烯酸代谢关联到一起。此外,抑制cPLA2与限制膳食脂肪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可恢复免疫细胞的肿瘤浸润,抑制PIK3CA突变乳腺肿瘤的生长。
乳腺癌
PIK3CA突变
代谢指纹图谱
cPLA2
膳食脂肪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23.5万人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文章纳入23.5万多名欧洲血统的人,基于三大营养素和糖的摄入,以及机体体征特点,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营养素摄入与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显著相关。并且,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糖均对机体特点、相关慢性疾病等有正向或者反向相关性。尤其蛋白质的相对摄入与机体代谢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相关。由此可见膳食结构对健康的重要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Diseases
Genetics
膳食脂肪
膳食碳水化合物
膳食脂肪
吃什么脂肪会影响健康?百万人数据再添新证
文章结合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探究不同的膳食脂肪种类与全因、病因特异性死亡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总膳食脂肪、MUFA和PUFA与全因死亡率相关,但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并不相关;而SFA摄入与冠心病显著相关。因此,膳食脂肪的数量和质量均对健康产生影响。
膳食脂肪
dietary fat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roke
mortality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摄入影响老年人的肌无力及下肢功能障碍风险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2000名老年人进行5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膳食脂肪酸的摄入与肌无力及下肢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关,其中,多摄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及鱼类可能降低肌无力或下肢功能障碍的风险,而多摄入西班牙冷盘及糕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能增加下肢功能障碍的风险。
膳食脂肪
前瞻性队列研究
脂肪摄入
下肢功能障碍
老年人
饮食-菌群互作
膳食纤维,而非脂肪,调节肠道菌群
文章通过膳食切换的方法,研究了食物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和脂肪含量对小鼠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而不是脂肪,是肠道菌群改变的主要推动力。并且,小鼠肠道菌群的具体改变与自身的年龄和性别相关。在小鼠肠道菌群研究的实验设计上,文章指出对照食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相关结论的解读。
饮食-菌群互作
Microbiome
Metabolism
Diet
aging
2型糖尿病
BMJ:不论遗传风险如何,预防2型糖尿病都要注意膳食脂肪质量
2型糖尿病(T2D)与遗传因素和膳食脂肪质量都存在关联,British Medical Journal近期发表一项大型荟萃分析研究,纳入了10万名有至少5年随访数据的欧洲裔受试者,发现遗传风险和膳食脂肪质量都与T2D风险相关,且膳食脂肪与T2D风险的关系似乎不受遗传风险的影响,也就是说不论遗传风险高低,要预防T2D都要注意膳食脂肪质量,适当地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膳食碳水化合物,或有助于降低T2D风险。
2型糖尿病
膳食脂肪
遗传风险
荟萃分析
肠道屏障
高脂饮食如何破坏肠道屏障(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近期发表综述,详述了过量膳食脂肪对肠道屏障的破坏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对理解与肠道屏障失调相关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以及膳食成分与肠道菌群和宿主的互作,很有参考意义。
肠道屏障
bile acids
Gut barrier
Gut microbiota
high-fat diet
饱和脂肪
BMJ:是时候打倒饱和脂肪了吗?
WHO在2018年起草的指南中建议,将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降低到总热量的10%以下。《BMJ》近期发表的一篇观点分析文章,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一建议没有考虑到食物自身(而非何种营养素)的重要性,一味追求减少饱和脂肪摄入,会使人少吃很多富含营养的食物,恐怕反而对健康不利。
饱和脂肪
膳食指南
食品
饮食
营养素
结直肠癌
高脂饮食促结直肠癌远端转移?
来自《Cancer Research》的文章,研究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delta(PPARdelta)、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转录因子Nanog、结直肠癌干细胞扩增及肝转移之间的调控关系。该发现或可为研发靶向结直肠癌干细胞的PPARdelta拮抗剂提供新思路。
结直肠癌
PPARdelta
结直肠癌干细胞
Nanog
远端转移
膳食脂肪
用膳食脂肪调节坏胆固醇,需考虑肥胖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脂肪的类型可影响LDL-C的水平。《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发现在LDL-C升高的受试者中,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降低LDL-C的作用,在正常体重的受试者中明显好于肥胖受试者,提示或许应根据BMI来调整PUFA的摄入量,从而更好的降低LDL-C水平。
膳食脂肪
lipid response
dietary fatty acids
intervention study
interaction with BMI
膳食脂肪
Nature Reviews:膳食脂肪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综述)
提起心血管代谢疾病,人们最先想到的饮食因素可能就是膳食脂肪。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发表的一篇最新综述,重点回顾了膳食脂肪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讨论了其中的争议性结果,对于开展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饮食干预研究有参考意义。
膳食脂肪
心血管代谢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ats
Lifestyle modification
饮食
李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应答
青岛⼤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WHO营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铎博⼠士,发表了题为《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应答》 的演讲,指出中国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人群特点选择饮食模式。
饮食
膳食碳水化合物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
青岛大学李铎团队:高脂饮食伤菌促炎,可能影响长期健康
高脂饮食会对肠道菌群造成影响。青岛大学李铎教授团队近期在《Gut》杂志发表一项RCT研究,发现非肥胖年轻人食用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带来长期健康隐患。该结果对研究食物-菌群-宿主健康的相互关联具有参考价值。
膳食脂肪
高脂饮食
RCT研究
健康年轻人
代谢疾病
饮食
Nature Reviews:保健品不能代替健康饮食!(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本周发表了由哈佛大学营养学专家Frank B. Hu撰写的年度回顾短文,对今年营养流行病学的几项重要研究进行了回顾,尤其关注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再次指出保健品和补充剂不能作为健康平衡的饮食的替代品。
饮食
营养
维生素D
鱼油
队列研究
氧化三甲胺
天天吃红肉,菌群产物TMAO飙升
肠道菌群衍生物氧化三甲胺(TMAO)主要来自膳食肉毒碱和胆碱,TMAO水平长期升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关于影响TMAO水平的饮食模式还缺乏研究。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Stanley Hazen团队的一项最新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吃大量红肉(富含肉毒碱和胆碱)可增加TMAO生成,并减少其肾排泄,显著提高血液TMAO水平。该研究首次通过临床试验方法,揭示了膳食蛋白质来源与血液TMAO水平的关系,为常吃红肉促进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机制,也再次表明少吃红肉是减少心血管风险的可行手段。
氧化三甲胺
饮食模式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三甲胺
肉毒碱
饮食结构
Science:膳食脂肪并非“敌人”(综述)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对健康的影响广受关注。本综述回顾了一系列膳食与慢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总结了营养学界在膳食成分比例、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方面的分歧和共识,指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对健康的影响还缺乏定论,同时也肯定了特定条件下调整膳食成分比例的促健康潜力。
饮食结构
膳食脂肪
膳食碳水化合物
肥胖
糖尿病
维生素D
膳食脂肪影响维生素D相关遗传因素对骨密度的作用
通过饮食干预减肥可能影响骨密度,而维生素D可能通过影响钙合成与代谢以调节骨密度。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试验结果,发现在采用饮食干预以减肥的受试者中,维生素D相关遗传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与膳食中摄入的脂肪相关。
维生素D
骨密度
膳食脂肪
减肥干预
Ronald Evans
食管菌群
膳食纤维影响食管菌群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共生菌群会影响食管疾病。本研究将47名门诊病人饮食结构与食管菌群结构进行关联性研究,发现膳食纤维会改变食管菌群结构、降低革兰氏阴性菌丰度,而脂肪摄入对食管菌群的影响相对较小。
食管菌群
膳食纤维
膳食脂肪
Lihua Zhu
Zhi-Gang She
饮食与代谢
Cell子刊:对高脂饮食的适应性变化,或对代谢有益
高脂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学界的争议热点,但相关机制的人体干预性研究比较少。Cell Metabolism上线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志愿者和小鼠食用6周高脂低碳水的适当热量饮食,引起了肌肉、肝脏、血液和肠道菌群的适应性变化,不仅维持了胰岛素敏感度,还能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肝脏脂肪和糖生成。而且不论摄入的是“健康”脂肪(多不饱和脂肪)还是“不健康”脂肪(饱和脂肪),都可诱导这些有益的代谢效应。这些发现说明,在不过量摄入热量的前提下,短期的高膳食脂肪摄入可诱导对代谢有益的适应性变化。不过这些结论的普适性,以及这种饮食模式的长期效应,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检验。
饮食与代谢
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膳食脂肪
胰岛素敏感性
肥胖与饮食
脂肪酸类型影响肥胖
明确的饮食-菌群互作关系有利于研究菌群对宿主的影响。本研究以雄性C57BL / 6N的SPF/无菌小鼠为模型,研究膳食脂肪对肥胖表型影响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发现胆汁酸配合不同类型的脂肪,很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变宿主的代谢状态,对于研究饮食干预、菌群代谢等都具有参考价值,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肥胖与饮食
膳食脂肪
代谢疾病
16S rRNA gene amplicon sequencing
bile acids
肥胖
Cell子刊:膳食脂肪是长胖的唯一元凶……?
Cell Metabolism上线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对小鼠而言,膳食脂肪才是长胖的罪魁祸首。但鉴于人体与小鼠在代谢机制上的差异,该结论是否适用于人体还得打个问号。
肥胖
饮食
膳食脂肪
膳食蛋白质
膳食碳水化合物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如何促进胰腺癌生长及转移
十二指肠分泌胆囊收缩素(CCK)以帮助消化膳食脂肪,CCK是胰腺的一种营养肽,可能促进胰腺肿瘤的生长。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膳食脂肪可通过CCK受体促进胰腺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并促进肿瘤相关纤维化的发生。
膳食脂肪
肿瘤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胆囊收缩素受体
膳食脂肪
膳食脂肪怎样影响菌群?吃什么脂肪帮助减肥?(综述)
从吃入手是解决肥胖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很多研究表明,膳食脂肪的类型和质量都可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影响代谢和肥胖。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近期专门发表综述,主要分析了不同类型膳食脂肪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抗菌机制,值得关注。
膳食脂肪
肥胖
饮食
游离脂肪酸
抗菌
膳食脂肪
FM:不同油类,调控瘤胃发酵和菌群能力不同!
在反刍动物饮食中添加不同油类,会对瘤胃菌群和厌氧发酵产生什么影响呢?这项研究利用体外模拟瘤胃系统,做了很细致的分析,很值得读一读。
膳食脂肪
瘤胃菌群
奥利司他
膳食脂肪对结肠功能及菌群的影响:关于奥利司他引起的脂肪吸收不良的研究
① 41位健康人在定量脂肪饮食一周后分为4组,分别食用:对照、益生元、奥利司他、奥利司他/益生元; ② 后两组粪便脂肪排泄显著升高; ③ 奥利司他组钙网蛋白含量增加且粪便抗氧化活性降低; ④ 4组的肠道屏障功能、粪便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差异不大。
奥利司他
结肠菌群
结肠功能
膳食脂肪
Manon D Schu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