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adaptive immunity
文章数:10篇
焦虑
菌群代谢物或提高小鼠对应激性焦虑和抑郁的恢复力
慢行应激会破坏免疫稳态,而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则会减弱炎症,从而提高机体对应激诱导的免疫和行为异常的恢复能力。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益生菌和富含多酚的后生元联用可减轻机体回肠和大脑中应激性免疫和行为异常,描述了一种新的联合生物治疗慢性应激性行为损伤的方法,同时定义了肠道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调节周围和脑免疫系统的潜在机制。
焦虑
抑郁
gut-brain-axis
Gut microbiota
adaptive immunity
肠道免疫
对抗肠道致病菌感染,IL-36R信号很关键
在肠道致病菌感染期间,小鼠的先天性免疫细胞被激活,并产生IL-23及IL-22,以促进抗菌肽产生及细菌清除。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IL-36R在对抗肠道致病菌感染中发挥的关键作用:IL-36R信号通过整合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IL-23/IL-22/抗菌肽及IL-6/IL-22/抗菌肽所介导的对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抑制作用。
肠道免疫
innate immunity
adaptive immunity
BACTERIAL INFECTION
Interleukin
IBD
Nature:利用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剖析IBD相关通路(综述)
IBD是一种复杂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菌群-免疫轴的破坏驱动了IBD的发病。来自Natur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对IBD相关风险基因的研究,揭示出的在IBD发病机制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细胞及分子通路,以及这些通路在粘膜免疫稳态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该综述以IBD为例,总结了如何通过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分析,研究特定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策略。
IBD
adaptive immunity
Functional genomics
Immunogenetics
Inflammation
艰难梭菌感染
Cell子刊:结肠炎诱导的Th17加重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在严重的炎症性肠病病人中更为常见。《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证明结肠炎诱导的一个Th17细胞群会持续存在于炎症消退后,这类细胞会显著增加艰难梭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死亡率。该结果对了解艰难梭菌感染病理、开发有效防治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艰难梭菌感染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D4 T cells
Th17 cells
癌症免疫治疗
癌症免疫治疗新材料:介孔氧化硅
本文综述了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介孔氧化硅的生物特性,并综述了两种结构的颗粒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癌症免疫治疗
癌症疫苗
介孔氧化硅
获得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心脏移植
肠道菌群组成或影响心脏移植结果
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进行心脏移植后的生存期、炎症及纤维化与肠道菌群的组成相关,其中长双歧杆菌可能起到了抑制炎症、调节肠系膜及外周淋巴结结构的作用。
adaptive immunity
innate immunity
Microbiology
Organ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ation
III型分泌系统
mBio:志贺氏杆菌如何与CD4+ T细胞结合并互作
宿主细胞表面的糖基化修饰对细菌-细胞互作十分重要。发表在mBio[IF:6.956]的最新研究发现,志贺氏杆菌通过LPS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而与CD4+ T细胞互作,这种互作在志贺氏杆菌引起的直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III型分泌系统
糖基化
志贺氏杆菌
CD4+ T细胞
神经节苷脂
肠道生物地理学
CR:免疫因素通过影响病原体以改变宿主的菌群组成
这是Cell Reports[IF:8.282]发表的一项关于不同免疫基础的小鼠的肠道菌群如何建立的研究,值得专业人士好好看看。
肠道生物地理学
家族性传播
宿主-菌群互作
适应性免疫
Nlrp6
炎症性肠病
JMM:IBD中的嘌呤能信号(综述)
异常的嘌呤能信号会引起免疫失调,为此在研究IBD发生机制时备受关注,目前已经有一定的突破,相关知识看看这篇综述!
炎症性肠病
嘌呤能信号
AHR
ATP
adaptive immunity
肠道稳态
JB:先天性免疫细胞及共生细菌在肠道稳态中的功能(综述)
一篇IF不高,但对先天性免疫细胞和共生细菌在肠道稳态中的功能介绍得很清楚的文章,值得认真读一读。
肠道稳态
先天性免疫细胞
adaptive immunity
commensal bacteria
gut homeost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