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帕金森病
文章数:53篇
小檗碱
国内团队:小檗碱或可调节肠脑轴以治疗帕金森病
酪氨酸羟化酶是产生左旋多巴的限速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蒋建东团队、王琰团队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曹雪涛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中,口服小檗碱(BBR)可通过增强肠球菌属的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促进肠道中的左旋多巴产生,从而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以改善PD症状,在临床研究中也有相似发现。
小檗碱
帕金森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脑轴
Nature新闻: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大脑健康?(一图读懂)
肠脑轴研究领域在近几年里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临床前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影响大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大脑疾病而言,直接治疗大脑通常困难重重,而改变肠道菌群则相对容易,因此干预肠道菌群以改善大脑疾病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Nature最新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重点回顾了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自闭症等大脑疾病的研究进展,我们特别对配图进行了编译,希望能帮你涨知识。
肠-脑轴
肠道菌群
帕金森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自闭症谱系障碍
肠-脑轴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产生的丙酸盐缓解小鼠的帕金森病
许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成骨细胞分泌的骨钙蛋白(OCN)可调节脑功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刘建民团队、顾燕云团队及上海交通大学的李胜天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OCN可通过调节PD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富集丙酸盐产生菌并增加丙酸盐水平,丙酸盐作用于肠神经元上的FFAR3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从而缓解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肠-脑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帕金森病
抗氧化剂
膳食维生素E和维生素C,或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风险
Neurology近期发表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饮食来源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与帕金森病风险呈负相关性,但二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检验。
抗氧化剂
饮食
帕金森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帕金森病
多组学分析帕金森病中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
不少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改变,但其与疾病的功能性关联尚不清楚。Annals of Neur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了104名帕金森病(PD)患者和96名对照个体,详细分析了PD中的粪便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改变,及其与患者临床表型的关联,揭示了PD相关菌群的代谢功能变化与PD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表明特定的肠道菌群代谢物或可作为PD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代谢组
肠道菌群功能
肠-脑轴
纳米医学
国内团队:肠-脑/癌轴对未来纳米医学的启示(综述)
最近的临床和病理证据表明,肠道菌群是调节人体稳态的一个环节,影响癌症、失智症、肥胖、社会行为等状态。菌群与人类疾病之间的联系为医学提供了许多机会,但其中大多数并没有发展出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陈春英、来自复旦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Pu Chun Ke与研究团队在ACS Nano发表综述文章,为肠-脑/癌轴的机制途径,及其对靶向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纳米药物的意义提供一个全面及时的总结。
纳米医学
综述
微生物群
肠-脑轴
肠-癌轴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细菌可能引起帕金森药物副作用
肠道菌群与药物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相互作用。BMC Biolog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特定的肠道细菌能通过脱氨基作用,将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转化为抑制肠道蠕动的代谢产物,提示肠道细菌可能促进药物副作用。
菌群-药物互作
Non-motor symptoms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Clostridium sporogenes
Drug side effects
益生菌
益生菌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
来自Neur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在72名帕金森病患者中,使用多菌株益生菌或安慰剂干预4周,发现益生菌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自发排便次数,并改善多项便秘相关指标。
益生菌
Parkinson’s diseas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obiotics
CONSTIPATION
咖啡因
有帕金森基因突变?喝咖啡或能降低患病风险
LRRK2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帕金森病(PD)的诱因之一,但其不完全外显率提示其它遗传或环境因素调控了LRRK2基因突变对PD的影响。来自Neu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招募了368名LRRK2基因突变(LRRK2+)或非突变(LRRK2-)的PD患者及对照,发现PD患者的血浆及脑脊液中的咖啡因、咖啡因代谢产物及咖啡摄入标志物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且这种差异在LRRK2+携带者中更大,提示咖啡因的摄入可能在LRRK2+携带者的帕金森病风险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咖啡因
研究论文
帕金森病
LRRK2
帕金森病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无法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对67名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或安慰剂治疗,在随访12周及52周后,HP根除治疗并未显著改善患者的任何临床结局(包括运动功能、非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Helicobacter pylori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有2种亚型:身体先发病vs脑先发病
帕金森病的特征是存在异常的、神经元内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这些聚集物可能以朊病毒样的方式在细胞间传播。然而,尚不确定最初的α-Syn聚集物来自何处。发表在Brain的一项研究,通过多模态成像分析,表明根据神经病理的扩散轨迹,可以将帕金森病分为两种亚型。 一种是“脑优先型”(自上而下),即在大脑中首先出现α-Syn病理,之后继发性地扩散到周围自主神经系统;而另一种是“身体优先型”(自下而上),即α-Syn病理源于肠神经或周围自主神经系统,然后上行传播到大脑。此外,该研究还表明,孤立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iRBD)是“身体优先型”的前驱表型。
帕金森病
PET
MRI
Parkinson’s disease
REM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
帕金森病
健康饮食或可减少前驱帕金森病症状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是运动功能障碍,但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之前很久就可能存在便秘、日间嗜睡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Neur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对美国两大队列(NHS和HPFS)中近4.8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坚持健康饮食与出现多种前驱帕金森症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帕金森病
饮食模式
针灸
针灸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神经炎症及肠道菌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相关,靶向肠-脑轴或可作为治疗PD的潜在策略。针灸被用于改善PD等神经疾病中的脑功能及炎症,以及缓解胃肠道症状。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特定穴位的针灸可改善PD小鼠模型的运动功能及焦虑,缓解神经炎症,并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粪菌移植实验显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以起到对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针灸
Acupuncture
Parkinson’s disease
gut microbial dysbiosis
neuroinflammation
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子刊:肠道菌群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综述)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参与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ND)的易感性和进展。在Cell Host & Microbe发表的最新综述中,来自UCLA的P Fang等人讨论了菌群在衰老和ND中的作用,重点总结了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亨廷顿氏病等相关的菌群变化,以及背后潜在的免疫、神经和代谢调节机制,并探讨了菌群靶向干预的现状和研发方向。
神经退行性疾病
Microbiom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Alzheimer's
Parkinson's
帕金森病
Nature Reviews:帕金森病与胃肠功能障碍(综述)
帕金森病是由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引起的运动障碍,但胃肠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症状。有证据表明,这些胃肠道问题在帕金森病诊断之前可能就已经长期存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重点介绍了帕金森病的病生理特征和病因学假说、肠脑轴神经回路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帕金森病的常见临床胃肠道症状。
帕金森病
Neurological disorders
肠-脑轴
胃肠功能紊乱
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PS128缓解小鼠的帕金森病
先前的研究报道了植物乳杆菌PS128在小鼠中可发挥“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的作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植物乳杆菌PS128可抑制MPTP诱导的运动缺陷、神经毒性、氧化应激及神经炎症,并调控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
益生菌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有显著改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帕金森病
膳食尼古丁或降低女性的帕金森病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与较低的帕金森病风险相关,尼古丁可能介导了吸烟对帕金森病的保护性作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5万名受试者进行26年随访后发现,在校正吸烟、帕金森病家族史、布洛芬使用等因素后,膳食尼古丁摄入量越高(基于摄入的胡椒、西红柿、土豆及茶评估),女性(而非男性)的帕金森病风险越低。
帕金森病
尼古丁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胡椒
帕金森病
抗氧化剂摄入与帕金森病风险无关
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6万名新加坡华人进行近20年随访后发现,饮食中的抗氧化剂(包括类胡萝卜素及维生素)摄入与帕金森病的风险并无显著关联。
帕金森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抗氧化剂
帕金森病
不同浓度的膳食氨基酸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帕金森病进展
LRRK2中的G2019S突变是帕金森病的病因之一,可导致果蝇的年龄相关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及运动功能障碍。《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LRRK2 G2019S突变的果蝇帕金森病模型中,膳食氨基酸的浓度对神经退行性变有显著影响。低膳食氨基酸浓度可通过减少蛋白合成,有效抑制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及运动功能障碍;而适当的高膳食氨基酸浓度可通过应激应答诱导的AMPK活化及自噬,以缓解帕金森病相关表型。
帕金森病
膳食氨基酸
帕金森病
果蝇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变化
帕金森病(PD)可能起源于α-突触核蛋白在肠道中的累积,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但在不同国家的研究中观察到的P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并不一致。《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223名PD患者及137名对照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并将该结果与4个不同国家(美国、芬兰、俄罗斯、德国)的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出了在不同国家的PD患者中均存在的菌群变化:可降解肠道黏液层的Akkermansia菌属增加,而Roseburia菌属、粪杆菌属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减少。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confounding factors
Gut microbiota
META-ANALYSIS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功能变化与帕金森病的进展相关
多项研究报道了帕金森病(P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但菌群变化导致的功能性后果尚未明确。《BMC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PD患者与对照的菌群组成及代谢功能差异,发现PD相关的特定菌群组成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特定的菌群代谢功能也与疾病表型相关,提示PD患者的菌群组成变化可造成菌群代谢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宿主的代谢及疾病进展。
帕金森病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gut microbiome
Metabolic modelling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的关联再添新证
《Annals of Neurology》近期发表了一项来自德国的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多个帕金森病风险因素和前驱症状标志物的关联。
帕金森病
Microbiome
microbiota
Parkinson’s disease
prodromal markers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可能存在肠-脑双向传播
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被认为是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认为,这种α-突触核蛋白病理可能是起源于肠道,从肠神经系统经迷走神经传播到大脑中。《Brain》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以狒狒为模型发现,α-突触核蛋白病理不仅能从肠道传到大脑,也能进行反向传播,并提出体液循环(而非迷走神经)可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α-synuclein
Neurodegeneration
Gut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与帕金森病患者的肠道健康相关
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队列研究,对比分析了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差异,发现患者的菌群组成及代谢功能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血清中有害菌群蛋白水解产物的增加与患者的便秘症状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横断面队列研究
菌群代谢功能
帕金森病
合肥工业大学:EGCG影响肠道菌群,或能改善帕金森病
文章以PINK1-null果蝇为研究模型,利用不同剂量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其进行干预,测定其神经及行为学表现。研究结果显示,EGCG(0.5 mM剂量条件下)能改变PINK1-null果蝇的肠道菌群组成,缓解神经和行为学缺陷。转录组学结果显示该过程与TotM基因有关。鱼藤酮暴露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实验也证实了EGCG的该功效。
帕金森病
绿茶多酚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INK1B9
mitochondria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乙酸盐水平升高
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减少。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报道了一个不一致的结论:在校正年龄、性别及饮食等变量后,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乙酸盐浓度高于健康人,并发现血浆短链脂肪酸的水平与年龄、疾病进展、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相关。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
帕金森病
肠-脑轴
Nature子刊:帕金森病起源于肠道的新发现
突触核蛋白病(synucleinopathy)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不溶性的淀粉样α-突触核蛋白(α-Syn)原纤维在神经中的聚集为特征,比如帕金森病就是这类疾病的典型代表。有证据显示,α-Syn的聚集可能是起始于肠道,而后经自主神经纤维传递至脑部。Nature Neuroscienc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通过小鼠试验表明,α-Syn原纤维可破坏肠神经系统,引起肠道功能障碍和炎症,而用AAV(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外周组织表达GBA1基因(编码降解α-Syn的酶)可部分缓解α-Syn病理。此外研究者还发现,α-Syn从肠至脑的病理发展与年龄有关,老年小鼠比年轻小鼠更为易感。这些发现加深了对突触核蛋白病发病机理的认知,强调了疾病早期将诊断和干预聚焦于肠道的重要性,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肠-脑轴
α-突触核蛋白
Ageing
Enteric nervous system
Genetic transduction
帕金森病
健康人与帕金森病的肠道菌群差异(综述)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对13项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的差异的研究进行汇总梳理,总结了PD患者的一些肠道菌群特征。
帕金森病
Short Chain Fatty Acid
Butyrat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lpha-diversity
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子刊:生活方式与菌群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综述)
小神经胶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生活方式(包括压力、饮食、睡眠、运动)与菌群组成对小神经胶质的影响,并讨论了这些因素通过作用于小神经胶质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易感性的机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肠-脑轴
神经-免疫互作
小神经胶质
生活方式
帕金森病
特定抗生素暴露于帕金森病风险增加相关
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对近1.5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及超过4万名对照进行分析后发现,早先使用某些特定抗生素,与帕金森病风险增加相关。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antibiotic exposure
epidemiology
microbi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