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胃肠道类器官
文章数:2篇
具核梭杆菌
解析具核梭杆菌的肠道促炎机制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在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肠道中有富集,很可能和肠道炎症相关。mBio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的大分子物质(大于50-kDa)对于人的肠道上皮具有促炎作用,外膜囊泡可促进上皮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L-8和TNF。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也验证了具核梭杆菌在肠道菌群定植抗性被破坏后的肠道促炎作用,从分子水平解释了具核梭杆菌的细菌-宿主互作机制,值得借鉴。
具核梭杆菌
肠道炎症
细菌-宿主互作
研究论文
胃肠道类器官
类器官
胃肠道类器官技术有望推动肠道病毒感染研究
传统的动物感染、细胞感染模型,已经无法满足对于病毒感染的生物学研究,而类器官可以填补传统感染模型的技术缺陷。PLoS Pathogens近日发表评论文章,强调了类器官在肠道病毒感染研究中的多方面功能,值得参考!
类器官
其他
基础研究
胃肠道类器官
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