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研究论文
文章数:4036篇
自然流产
国内团队:滋养层细胞LDHA缺乏或是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罪魁祸首
代谢异常(包括糖酵解抑制)可能会导致滋养细胞功能失调,从而导致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然而其中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滋养层细胞LDHA的干预操作,揭示了滋养层细胞周期和增殖中LDHA/PI3K/AKT/FOXO1/CyclinD1 的新调节途径,为进一步揭示自然流产的机制提供了思路。
自然流产
孕妇
滋养层细胞
研究论文
细胞系实验
孕前糖尿病
孕前糖尿病女性比例递增,孕期健康引关注
本研究分析了美国7670万余名分娩孕妇数据,发现从2000年到2019期间,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因此,随着人群中各种慢性病比例的增加,孕产妇的健康问题也有了新的特点,许多健康管理方案也需要随之更新。
孕前糖尿病
研究论文
剖宫产率
钴胺素(VB12)
过量补充维生素B12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并诱发疾病
维生素B12(钴胺素)是人类和细菌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日常人们会过量补充维生素B12以确保其在人体内充分吸收,而高剂量补充维生素B12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然而,胃肠道中喜好维生素B12的肠道病原体和其他微生物之间存在额外的竞争和共生关系,这会如何影响肠道中的细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Benjamin P Willing团队的文章,通过向小鼠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2,并用鼠柠檬酸杆菌处理小鼠,模拟人类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常见的病理特征,评估了外源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2对肠道菌群以及宿主抵抗肠道病原体定植和发病机制能力的影响。
钴胺素(VB12)
共生关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雌性C3H/HeOuJ小鼠
IBD治疗药物
IL-22-Fc融合蛋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b期临床试验
在临床前结肠炎模型中,IL-22通过非免疫抑制的机制表现出了疗效。Efmarodocokin alfa是一种IL-22-Fc融合蛋白。Gut上发表的一项1b期临床试验结果,在32名健康志愿者(HV)及24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efmarodocokin alfa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能够激活结肠上皮的IL-22R通路,同时显示出了初步疗效。
IBD治疗药物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1期临床试验
IL-22
食管鳞状细胞癌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斯鲁利单抗或是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域,2020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超过全球的一半。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目前临床的一线治疗手段和效果有限,患者总体结局较差。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牵头的ASTRUM-007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3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PD-1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先前未经治疗、PD-L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为晚期ESCC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食管鳞状细胞癌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3期临床试验
斯鲁利单抗
心血管代谢
郑钜圣+陈裕明Nature子刊:从血液/粪便代谢组数据推断肠菌与心脏代谢疾病关联时,需谨慎!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后出现的新兴“组学”,随着相关仪器和技术的开发,多种广靶,非靶以及靶向代谢组学已经用于人类研究,以探索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物与心脏代谢疾病的关系。近日,中山大学陈裕明、西湖大学郑钜圣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基于1007名中老年人队列中的粪便宏基因组(149种物种和214条途径)和配对的粪便和血液靶向代谢组学数据(132种代谢物)关联分析,发现从血液或粪便代谢组数据推断微生物组与心脏代谢性疾病相关性时应谨慎,存在较多的不一致。
心血管代谢
代谢组学数据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UC)
Lancet子刊:双药联用或可更有效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尽管新的单抗和小分子口服药物被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但UC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仍然偏低。因此,开发针对UC的创新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古塞库单抗是IL-23亚单位p19的单抗,戈利木单抗是TNF-α的单抗,二者已被证明对活动性UC有效。近日,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了一项概念验证性2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在VEGA研究中,古塞库单抗和戈利木单抗二药联用治疗中至重度活动性UC可能比二药单独使用都更有效,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这些发现。
溃疡性结肠炎(UC)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戈利木单抗
古塞库单抗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DDX5抑制Treg,促进小鼠肠道炎症
RORγt+ 调节性T细胞(Treg)在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及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RNA结合蛋白——DDX5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以抑制RORγt+ Treg的IL-10表达,从而促进小鼠的肠道炎症。
肠道免疫
DDX5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阿尔兹海默症
深圳先进院:基于肠菌构建的动态网络模型或可确定AD小鼠最佳干预期?
多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间密切相关,但是,肠道菌群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除了组成和丰度的变化,如何进一步解析肠道细菌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探索不同健康状态下肠道菌群互作关系的变化,并推导可用于肠道菌群调控的中枢细菌,值得深入研究。近日,深圳先进院陈宇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基于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肠道菌群,采用图论的方法构建了一套用于解析肠道菌群干预窗口期和推测肠道菌群干预靶点的动态复杂网络算法模型。利用肠道菌群及其功能分析确定,三月龄为AD小鼠肠道菌群干预的最佳窗口期。总之,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肠道菌群数据的动态复杂网络评估模型,值得关注和推广。
阿尔兹海默症
动态复杂网络模型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图论法
大熊猫
李英+代敏等:母体多部位及环境菌群对大熊猫幼崽肠菌发育有何影响?
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在其从竹子中获取营养物质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体微生物群传播被认为是婴儿肠道菌群的播种源,但目前关于大熊猫中这种传播的细节仍不清楚。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李英、成都医学院代敏、Wei Guo及团队在Molecular Ec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采集母体多部位及环境菌群,探究大熊猫母婴间菌群传递现象,发现母体阴道、乳汁和粪便微生物群是幼崽肠道菌群的主要来源,土壤是次要来源,而饮食和饮用水对其影响较少。此外,不同阶段幼崽肠道菌群及其代谢途径的动态变化也更有利于及时获取饮食中营养。
大熊猫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环境菌群
病毒组
Nature子刊:助力从Hi-C数据中识别高质量病毒基因组新工具—ViralCC
将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技术引入宏基因组学,可以从微生物群落中重建高质量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s)。尽管最近利用Hi-C测序恢复了多种真核生物、细菌和古细菌基因组,但很少有基于Hi-C数据的工具被设计用于检索病毒基因组。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细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宏基因组Hi-C数据的开源分箱工具ViralCC(https://github.com/dyxstat/ViralCC),用于恢复高质量病毒基因组及检测病毒-宿主对,并在多种真实和模拟数据中应用,发现其分箱性能较好,值得进一步测试。
病毒组
ViralCC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Hi-C测序
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或增加卵巢癌风险
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20万名参与者进行10年左右的随访,超加工食品摄入增加与癌症(尤其是卵巢癌)风险、癌症(尤其是卵巢癌及乳腺癌)相关死亡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
超加工食品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癌症
熊去氧胆酸
王军军团队:熊去氧胆酸缓解低出生体重导致的结肠炎
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将低出生体重仔猪的粪菌移植给小鼠,可导致后者的肠道炎症;口服熊去氧胆酸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的M2极化,从而缓解低出生体重仔猪及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
熊去氧胆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结肠炎
质子泵抑制剂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IBD风险无关
Gut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近150万名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者及32万多名组胺-2受体拮抗剂使用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考虑发病偏差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与IBD风险无显著关联。
质子泵抑制剂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IBD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华中科技大学: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肠道菌群紊乱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有研究表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大肠杆菌增加。益生菌被认为对IBS患者有益,但随不同种类和剂量的益生菌表现出显著异质性,具体的作用方式也不明确。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包含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能够重建肠道菌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侯晓华团队近日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的短期疗效,并进一步发现其可能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水平而发挥作用,为IBS-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益生菌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心肌缺血/再灌注
南京鼓楼医院:肠-心轴如何影响心梗后心脏损伤程度
有研究表明,实验性心梗模型中,清除肠道菌群可影响心梗后的心脏炎症和疾病进程。另外,S-T抬高型心梗患者血液中脂多糖和细菌核糖体DNA水平升高并与不良预后相关。然而,肠道菌群与心脏间的相互作用尚不完清楚,肠菌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还有待阐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谢峻、徐标团队近日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发表研究文章,发现心肌I/R损伤中存在双向的心脏-肠-肠道菌群轴,通过调节炎症影响I/R损伤程度,提示靶向肠道菌群或是减轻心肌I/R损伤的潜在治疗策略。
心肌缺血/再灌注
研究论文
心梗
肠菌易位
肠-心轴
菌群-免疫互作
华西医院: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恶化小鼠银屑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炯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银屑病小鼠模型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改变脂肪酸代谢,增加油酸及硬脂酸的丰度,以促进Th17细胞浸润,从而恶化银屑病样症状。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银屑病
结直肠癌
于君团队:靶向YTHDF1增强大肠癌中的抗肿瘤免疫并增强抗PD-1疗效
破解结直肠癌(CRC)的免疫逃逸机制、提高免疫治疗的应答效果对CRC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中含量最丰富的mRNA修饰,参与细胞的基础生命活动及肿瘤发生与进展。作为一种m6A阅读器蛋白,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但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明确。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近日于Gut发表研究文章,阐明了YTHDF1通过m6A-p65-CXCL1/CXCR2轴招募免疫抑制MDSCs形成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而促进CRC发展的机制,强调了YTHDF1在CRC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发现靶向YTHDF1能够协调增强抗PD-1对CRC的治疗效果,证实YTHDF1是CRC的潜在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N6-甲基腺苷
YTHDF1
肿瘤免疫微环境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JAMA子刊:微生物药物SER-109可改善艰难梭菌感染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
艰难梭菌感染(CDI),尤其是CDI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可导致焦虑和抑郁。此前在ECOSPOR III试验中,口服微生物组药物SER-109(纯化的活的厚壁菌门细菌孢子)可显著降低给药后8周内CDI复发风险。参与该试验的研究人员近日在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最新文章,对试验结果进行二次分析,发现该微生物疗法可在8周内快速稳定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进一步的确认了SER-109的临床益处。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研究论文
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菌群药物
SER-109
胞外囊泡(EVs)
NASH患者的肠菌胞外囊泡可引起屏障功能障碍、促进肝损伤
肠道菌群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纤维化的发展,细菌毒力因子可通过其胞外囊泡进行运输,小鼠粪便来源的胞外囊泡已被证明在小鼠模型中以TLR2/TLR4依赖性方式诱导全身性炎症,然而其在NAFLD和NASH等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最新研究表明,NASH患者粪便来源的胞外囊泡会加剧导致肝损伤的屏障功能障碍,揭示胞外囊泡中非肌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脂多糖的作用。
胞外囊泡(EVs)
屏障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益生菌
长双歧杆菌可加速衰老小鼠的骨折恢复
衰老相关炎症可影响骨骼肌再生。Aging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衰老小鼠中,补充双歧杆菌可通过保护肠道屏障完整性、抑制系统性炎症应答、维持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从而促进骨折后的恢复。
益生菌
骨折
衰老
长双歧杆菌
研究论文
人工智能
JAMA子刊:基于CT影像的AI辅助结肠癌诊断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纳入267名急性憩室炎(AD)患者及318名结肠癌(CC)患者,基于CT影像开发深度学习算法,可提高阅片医生从AD中鉴别CC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人工智能
结肠癌
研究论文
急性憩室炎
AI辅助诊断
研究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具核梭杆菌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的新机制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转移或复发而仍然很低。口腔菌群是调节OSCC进展的重要因素,而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莉莉团队近日在EBioMedicine发表研究文章,指出OSCC肿瘤组织中的具核梭杆菌能够调节细胞糖酵解和胞外乳酸积累,并揭示了具核梭杆菌影响肿瘤微环境和抗肿瘤免疫从而促进OSCC发展的机制,或能够为针对性的干预OSCC提供独特的临床策略。
研究论文
具核梭杆菌
瘤内菌群
乳酸
肿瘤微环境
含糖饮料
提高含糖饮料征税,或可降低女童肥胖风险
经济学手段可以解决诸多公共卫生问题,最典型的是对烟草征税。而在英国,为应对含糖饮料对儿童肥胖造带来的影响,于2018年实施了新的税收政策。本研究基于此分析了税收政策实施前后儿童肥胖的患病率变化。结果发现女孩的肥胖风险有所下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税收变化对贫困地区人群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想全面降低儿童的肥胖患病率,还需要更多综合措施。
含糖饮料
研究论文
儿童
超重/肥胖
税收
早产
早产儿体型发育有特点
既往有研究认为早产儿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但其中诸多混杂因素并没有被考虑。本研究通过大队列人群数据的分析后发现,早产儿在婴儿期BMI更小,但是到青春期后基本与足月儿相似。但需要注意的是,极早产儿(28-33周)甚至在青春期具有更高的超重风险。因此早产儿的BMI发育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考虑不同出生胎龄、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
早产
研究论文
儿童
足月儿
超重/肥胖
结直肠癌
Cell子刊:口腔细菌在特定结直肠肿瘤中富集
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右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BRAF突变的结直肠癌中,口腔细菌富集;另外,在间叶细胞亚型的结直肠癌中,梭杆菌属中的Fusobacterium animalis与肿瘤基因表达显著相关,包括胶原及免疫相关通路的表达增加。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口腔细菌
基础研究
梭杆菌属
维生素D
JAMA子刊:对于特定维生素D结合蛋白亚型,补充维生素D3+钙可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
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的不同亚型可能影响维生素D代谢。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二次分析结果,在1600多名经切除后无息肉残留的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发现,仅在DBP2亚型(尤其是纯合子)中,补充维生素D3、钙、维生素D3+钙可显著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
维生素D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结直肠腺癌
结直肠癌治疗
Nature子刊:PD-1单抗+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治疗BRAF V600E结直肠癌
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在37名BRAF V600E结直肠癌患者中,联用PD-1单抗+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进行治疗,总体应答率24.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3.6个月,优于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的历史数据。
结直肠癌治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2期临床试验
BRAF V600E突变
人类肠道类器官
Nature子刊:研究胃肠道免疫的类器官新工具
免疫系统以及免疫-上皮互作在胃肠道稳态维持、抵御病原体、免疫耐受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小鼠模型被广泛用于肠道免疫的研究,但与人之间还存在实质性差异。而人类肠道类器官(HIOs)通常也无法充分反应免疫系统的复杂性。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文章,报道了具有功能性人体免疫组织的下一代HIOs体内模型,通过将HIOs移植到具有人源化免疫系统的小鼠中,获得了具有发育中人类肠道免疫景观和响应微生物暴露功能的组织,或可应用于免疫-上皮互作以及过敏、感染性肠道疾病等研究。
人类肠道类器官
研究论文
免疫系统
M细胞
肠道类器官
宿主表型关联
华中师范大学:评估微生物组多类表型最佳的关联工具—multiMiAT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基于微生物组的关联测试工具已被广泛开发,以检测微生物组和宿主表型之间的关联。然而,现有的方法在检测微生物组与多分类表型(如疾病严重程度和肿瘤亚型)间的关联方面仍没有展示出令人满意的性能。近日,华中师范大学蒋兴鹏及团队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评估微生物组多类表型最佳的关联工具multiMiAT(https://github.com/xpjiang-ccnu/multiMiAT),在模拟和真实数据中性能较好,值得测试。
宿主表型关联
multiMiAT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