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研究论文
文章数:1108篇
类器官
复旦肿瘤医院:用游离癌细胞培养类器官,提供抗癌新方法
无法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的转移型结直肠癌,对治疗提出了新挑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近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通讯文章,介绍了通过血液游离癌细胞培养类器官的方法,为建立转移型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值得参考。
类器官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结直肠癌
转移性结直肠癌
空气污染
脐带白脂素或揭示孕期空气污染暴露对后代血糖水平影响
白脂素(Asprosin)是2016年由Romere等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其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产生并分泌,它能够刺激肝细胞葡萄糖输出,使血糖升高。本研究创新性地检测脐带血中该指标的浓度,并以此作为结局指标,探索孕期空气污染对子代潜在的影响。
空气污染
白脂素
研究论文
孕妇
脐带血
芦荟多糖
国内团队:芦荟多糖可改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
芦荟多糖(APs)是一种芦荟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是有益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发酵可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对人体有益。但是目前人们对APs的消化和体外发酵特性尚不明确。近期江南大学的钱和团队与浙江工商大学的朱炫团队联合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工作,通过应用粪便体外发酵APs发现,APs可以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提示APs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促进肠道健康。
芦荟多糖
功能食品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其它(不以人、动物或细胞为对象的研究)
灵芝多糖
浙江中医药大学:灵芝多糖调节菌群以抑制小鼠的食源性肥胖
灵芝被发现具有抗肥胖作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兴亚团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高脂血症及炎症。
灵芝多糖
破壁灵芝孢子粉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环境污染物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从动物来源食物中摄入的污染物PCDD/F及PCB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及多氯联苯(PCB)是两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人体可通过呼吸、饮食摄入及皮肤接触暴露于PCDD/F及PCB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海军团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中国大陆5个地区(东北、西北、中部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的市场上的11种动物来源食物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地区、不同食物中的PCDD/F及PCB浓度。
环境污染物
食品安全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免疫
Cell子刊:MicroRNA-221/222调控肠道炎症应答
MicroRNA是免疫应答的重要调控因子。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促炎因子可诱导小鼠CD4+ T细胞表达miR-221/222,后者可通过下调c-Maf及IL-23R的表达,抑制Th17细胞的炎症应答。全身敲除或T细胞特异性敲除miR-221/222,可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肠道免疫
IL-23
microRNA
microRNA-221
microRNA-222
空气污染
北京大学团队: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或影响胎儿宫内发育
本研究报告了北京出生队列中孕妇孕期PM1.0暴露与胎儿宫内发育指标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和空气污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空气污染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孕妇
胎儿
邻苯二甲酸盐
儿童体质指数或与邻苯二甲酸盐暴露有关
邻苯二甲酸类物质在工业上使用广泛,使人体暴露于该类化合物的机会增多。近年的研究认为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会引起儿童多种健康损害。本研究通过人群数据和尿液代谢产物检测发现,其暴露或与儿童肥胖存在潜在关联。
邻苯二甲酸盐
研究论文
儿童
BMI
皮褶厚度
枸杞
国内团队:枸杞花青素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肠道炎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李巨秀团队与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安巍团队在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给高脂饮食喂养的小鼠补充枸杞花青素12周,剂量分别为每日50、100和200mg/kg体重(相当于人的5.50、10.99和21.99毫克/公斤体重),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诱导短链脂肪酸生成并抑制内毒素产生,从而减轻结肠屏障功能障碍和炎症。
枸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花青素
索马鲁肽
JAMA:强化行为疗法+索马鲁肽可有效减肥
JAMA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3a期试验结果,611名超重/肥胖受试者在接受68周强化行为疗法(前8周结合低卡路里饮食)的同时,每周分别皮下注射一次索马鲁肽或安慰剂。干预结束后,相比于安慰剂,索马鲁肽可更有效地降低受试者的体重。
索马鲁肽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3期临床试验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咖啡
每天喝2杯咖啡,肾细胞癌风险可能降低2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42万名受试者进行超过16年随访后发现,每日摄入越多的咖啡(无论是否含咖啡因),肾细胞癌风险越低。
咖啡
研究论文
肾细胞癌
前瞻性队列研究
小檗碱
国内团队:小檗碱或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酪氨酸羟化酶是产生左旋多巴的限速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蒋建东团队、王琰团队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曹雪涛团队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中,口服小檗碱(BBR)可通过增强肠球菌属的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促进肠道中的左旋多巴产生,从而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以改善PD症状。在一项纳入28名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中也有相似发现:小檗碱可增加患者血液及粪便中的左旋多巴水平。
小檗碱
帕金森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AKK菌
国内团队:AKK菌的降低以及AHR配体受损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展
无热量人工甜味剂(NAS)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和食品中,然而,NAS的消耗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仍然不清楚,国内团队近期在mSystem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NAS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显著改变,AKK菌显著降低,AHR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浆LPS水平增加,对NAFLD的进展有一定贡献,同时,用二甲双胍或低聚果糖治疗,可显著改善和恢复NAS摄入小鼠的AKK菌丰度,AHR配体,从而对NAFLD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AKK菌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肠肝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或可改善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的大脑能量代谢受损,生酮饮食可能缓解。Alzheimer's Research and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试验结果,对21名AD患者进行12周的生酮饮食或正常饮食干预,发现生酮饮食可显著改善A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生酮饮食
研究论文
随机交叉试验
阿尔兹海默症
孕期饮食质量
队列研究数据:孕期母亲饮食状况影响儿童长远健康
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孕期饮食质量更高者,后代儿童患超重/肥胖的风险更低;该研究提示,预防儿童肥胖,或可以从孕期妈妈饮食开始干预。
孕期饮食质量
研究论文
孕妇
超重/肥胖
饮食炎症指数
西式饮食(WD)
备孕期饮食,或可影响受孕情况
女性的西式饮食,或称高脂饮食,与不良的妊娠结局有关,但这是源于饮食本身还是潜在的代谢功能障碍导致的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灵长类动物实验,发现短期高脂饮食摄入会产生卵泡内促炎微环境,这种微环境在没有大规模代谢改变的情况下,与着床前发育受损相关。
西式饮食(WD)
研究论文
恒河猴
备孕女性
受孕率
结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的两种分子亚型
约15%的结直肠癌为微卫星不稳定(MSI)型,这部分患者有着更好的生存率,且对免疫治疗更加敏感。微卫星稳定(MSS)的结直肠癌患者是否可进一步分为不同亚组尚未明确。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根据是否携带Chr20q扩增,可将MSS结直肠癌可分为两种不同分子亚型,这两种分子亚型对应着不同的预后、染色体稳定性、肿瘤微环境及驱动基因突变。该研究结果提示,对MSS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进一步分组,可更好地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微卫星稳定
Chr20q扩增
IgA超感应
母体菌群诱导的新生儿IgA增产,是好是坏?
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易产生肠道感染,而IgA则是防御系统重要组成。PNAS发表文章剖析产前母体因素(P)包括抗体转运、阴道菌群和产后母体因素(M)包括母乳相关菌群和抗体,以及抚育带来的母体皮肤、肠道菌群接触,对新生儿IgA产量的影响。研究采用Rag1−/−、Rag1+/+母鼠、子代,结合互养方式。其中指出免疫缺失的母体菌群诱导健康新生儿IgA增产,但未必是正向调节。
IgA超感应
母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细菌疗法
Nature子刊:细菌疗法有望治疗特应性皮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殖于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皮肤上,通过促进炎症以恶化疾病。来自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结果,报道了一种分离自健康人皮肤中的细菌——人葡萄球菌A9(ShA9)用于治疗A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临床前研究中,ShA9可杀死小鼠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降低后者的psmα毒素表达,从而改善疾病评分。在54名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AD患者中,使用ShA9治疗并未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殖及psmα毒素的表达。同时,对于部分患者(其皮肤上定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ShA9敏感),ShA9可显著改善湿疹。
细菌疗法
医学研究
研究论文
1期临床试验
特应性皮炎
炎症性肠炎
炎症性肠病女性更应预防宫颈肿瘤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匹配后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炎女性未来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和癌症的风险增高。而这种风险增高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并无统计学关联。该研究提示,炎症性肠炎的女性更应该注意预防宫颈癌,定期体检。
炎症性肠炎
研究论文
女性
宫颈上皮内瘤变2(CIN2)
宫颈癌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病毒组和细菌组特征
发表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的研究提示,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对照相比,在口腔病毒组学和细菌组学结构上存在差异,或许未来可以用口腔唾液来对手足口病实现早期筛查和一级预防。
手足口病
研究论文
儿童
口腔菌群
口腔病毒组
microRNA
特定microRNA或可作为IBS的治疗靶点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IBS患者的结肠中,2种microRNA(microRNA-219a-5p及microRNA-338-3p)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机制上,microRNA-219a-5p可影响肠道屏障功能,而microRNA-338-3p可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而影响内脏高敏感性。该研究结果提示,microRNA或可作为IBS的治疗靶点。
microRNA
microRNA-219a-5p
microRNA-338-3p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了解儿童小肠结肠炎综合征临床特征
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是一种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引起严重的急性胃肠道症状和嗜睡,主要影响婴幼儿,且其临床特征存在地域差异。本研究纳入113名瑞典患儿,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研究论文
婴儿
过敏食物
儿童特应性疾病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结直肠癌的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使用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但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来自Oncoge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NSAID可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并激活促凋亡蛋白——Bcl-2蛋白家族的BID,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免疫原性凋亡,从而增加淋巴细胞的肿瘤浸润,抑制小鼠的结直肠癌发展。
非甾体类抗炎药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细胞死亡
结直肠癌
二甲双胍
华中科大: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菌群,改善肥胖小鼠的学习记忆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颜欢欢团队与裴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以抑制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炎症,从而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并改善学习记忆。
二甲双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脑轴
饮食
改善抗阻训练:植物蛋白好?还是动物蛋白好?
Sport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19名严格素食者及19名杂食者中,对比了不同蛋白来源的高蛋白饮食对抗阻训练的影响,发现无论是植物来源(大豆)还是动物来源(乳清蛋白)的高蛋白饮食,均可有效地提升受试者对抗阻训练的合成代谢适应。
饮食
研究论文
植物性饮食
杂食性饮食
抗阻训练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Nature子刊:孢子侵入肠上皮是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帮凶
感染过程中产生的孢子是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艰难梭菌孢子通过其表面的BclA3蛋白,同时激活两条肠粘膜入侵通路,导致感染复发。研究成果显示抑制孢子入侵肠粘膜可预防复发,提示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时需要阻断孢子入侵肠粘膜。该结果对于阐释艰难梭菌感染复发机制、指导抗复发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细菌内生孢子
肠上皮屏障
研究论文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恢复HIV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纳入29名HIV感染患者,14名服用粪菌胶囊,15名服用安慰剂,持续干预8周,并随访至48周。粪菌移植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供体菌群的定殖可使毛螺菌科及瘤胃球菌科富集,从而恢复HIV感染相关的菌群失调。另外,粪菌移植可降低患者血浆中的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肠道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水平。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HIV
药物-菌群-宿主互作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参与调节抗结核治疗效果
由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常需要抗生素,如何在抗生素用药条件下分析共生菌群对感染性疾病病程的影响,一直是科研难点。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通过比较新老两种抗结核治疗方法,使得独立研究肠道菌群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成为可能,并发现特定菌群组成与结核病恢复期炎症指标下降有关。该研究为探索共生菌群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提供了开创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
药物-菌群-宿主互作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研究论文
感染
抗生素用药
菌溶解产物
荚膜甲基球菌(McB)的细胞溶解产物具有免疫代谢稳态调节功能!
近年来,通过微生物来调节改善肠道免疫代谢平衡状态似乎很有前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粪菌定植,益生菌研究与应答率存在的不一致性,偶发的不良事件,都说明了该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因此,用菌的细胞溶解产物,或特定的细胞组成部分,或者灭活的菌成为了可替代性的选择方案。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通过荚膜甲基球菌(McB)的细胞溶解产物,喂食高脂高糖的西式饮食小鼠,发现McB的溶解产物可显著改善WD诱导的肠道菌群组成,免疫代谢紊乱等表型,为菌溶解产物治疗疾病方案奠定了基础。
菌溶解产物
西式饮食(WD)
免疫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