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动态
欢迎于政权、杨巍、吴岳等3位老师加入热心肠智库
欢迎于政权、杨巍、吴岳等3位老师加入热心肠智库。
2022-06-24
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诚聘英才,欢迎投递简历!
多个岗位招聘中!
2022-06-23
欢迎陈义华、梁冠翔、王汉杰等3位老师加入热心肠智库。
热烈欢迎陈义华、梁冠翔、王汉杰等3位老师加入热心肠智库。
2022-06-22
崔明+刘杏忠+李长清:用肠菌及代谢物辅助改善放疗预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崔明、李长清与南开大学刘杏忠及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探索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否可以用来对抗辐射损伤,表明IVIg通过毛螺菌科/次黄嘌呤/PLD1轴,以一种性别特异的、肠道菌群依赖性的方式对抗辐射损伤。这些发现为改善癌症患者放疗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2022-06-18
曹海龙+王邦茂:布拉氏酵母菌如何改善小鼠的IBS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真菌益生菌,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然而,布拉氏酵母菌缓解IBS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的曹海龙和王邦茂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于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的一项动物研究发现,布拉氏酵母菌可通过激活EGFR上调SERT,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最终抑制肠道运动改善IBS症状。
2022-06-18
iMeta:华南师大王璋团队综述人体肺部菌群与健康和疾病
近期,华南师大王璋团队在iMeta上发表综述,作者概述了肺部菌群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回顾了现阶段已知的肺部菌群在人类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着重突出机制层面的认识,讨论了肺部菌群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其对这一领域未来研究的思路。作者希望该综述能够激发研究者对肺部菌群这一新兴领域更大的兴趣。
2022-06-18
王惠君+郑钜圣:长期和短期植物性饮食模式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王惠君团队和西湖大学郑钜圣团队合作,在BMC Medicine发表论文,在一个大型前瞻性队列中,研究了长期和短期的植物性饮食模式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并评估所发现的菌群特征与心血管代谢标志物的前瞻性关系。
2022-06-17
张美玲+杜震宇+乔芳:菌群产物丁酸或影响鱼类肌肉质地
华东师范大学张美玲、杜震宇、乔芳与团队,近期在Food Chemistry发表研究,分析了用不同含量的棉籽浓缩蛋白(CPC)替代豆粕蛋白对尼罗罗非鱼肉质的影响,发现高水平的CPC替代饲喂可能通过增加肠道菌群产生的丁酸,来抑制肝脏脂肪生成,进而改变鱼的肌肉品质,表明肠-肌轴在调节鱼类肌肉品质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2022-06-16
徐振江等:人类唾液菌群的日常动态变化
口腔菌群与口腔和全身的健康存在关联,然而吃饭和刷牙等日常活动对口腔菌群的动态影响,目前仍缺乏研究。南昌大学徐振江团队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Rob Knight团队合作在Genome Research发表论文,通过高频采样,揭示了人唾液菌群的日常动态变化,以及口腔不同部位菌群间的复杂互作。
2022-06-15
于君团队:靶向METTL3,或能增强大肠癌免疫治疗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个小鼠模型,揭示了METTL3(催化RNA的m6A甲基化修饰的关键酶)在促进结直肠癌(CRC)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表明METTL3通过m6A-BHLHE41-CXCL1/CXCR2轴促进髓系抑制细胞的积累,从而促进CRC生长。该研究进一步显示,靶向METTL3或是增强大肠癌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2022-06-15
马曦团队:罗伊氏乳杆菌SLZX19-12或帮助抵抗肠道感染
中国农业大学的马曦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文章,从藏猪粪便中分离出罗伊氏乳杆菌SLZX19-12,该菌株通过增强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炎症,从而抵御结肠的细菌感染。
2022-06-14
于君团队:人肠道病毒组超深度测序,发现1058种新病毒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近期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研究,通过改良病毒DNA提取,结合基于三代和二代测序的超深度宏基因组测序,以及配套的生信分析流程,从健康人粪便中解析出1058种基因组完整的新病毒,并对这些病毒基因组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这些发现可助力疾病诊断、扩充病毒参考基因组,为进一步开展病毒组研究作出贡献。
2022-06-10
张美玲等:肠道菌群介导棉酚对罗非鱼的不良影响
棉籽浓缩蛋白可用于养殖业,作为蛋白质来源。然而其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棉酚可损害鱼类生长。华东师范大学张美玲与团队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介导了棉酚对罗非鱼生长的不良影响。
2022-06-09
王军+宋默识:肠系膜淋巴系统或是肠-肝轴的第二通路
门静脉连接肠道与肝脏,将肠道吸收的代谢物运送到肝脏中。肠-肝轴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代谢物运输途径,尚不清楚。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中科院动物所宋默识与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发表研究,发现肠系膜淋巴系统可能是肠-肝轴中从肠道向肝脏运输代谢物的第二通路,在代谢调节方面发挥作用。
2022-06-09
王军团队:肠道菌群-宿主互作中的代谢物
EBioMedicine近期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的综述,总结了复杂疾病中肠道菌群代谢物的变化,探讨了其中的相关性、因果性和机制,阐述了肠道菌群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并讨论了从菌群代谢物中开发药物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2022-06-09
王军+蔡磊+陈亮:全长rRNA操纵子纳米孔测序,赋能真菌组研究
Molecular Ec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蔡磊、陈亮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真菌全长rRNA操纵子纳米孔测序的真菌组研究方法,揭示了以前的方法可能低估的真菌组物种多样性。
2022-06-09
王军+宋默识Nature子刊:二代+三代测序,深挖人类肠道菌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和中科院动物所宋默识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报道了一种新方法,结合短读长的二代测序(Illumina)和长读长的三代测序(纳米孔)数据进行宏基因组分析,深入挖掘了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基因结构变异、原噬菌体和CRISPR间隔元件,在菌株水平上揭示了肠菌功能差异以及与宿主代谢组和表型的关系。
2022-06-09
乔建军+郭菲+杨爱东:构建人类肠道菌群群体感应网络
群体感应(QS)是微生物之间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了来自天津大学乔建军团队、中南大学郭菲团队、牛津大学杨爱东团队的合作研究,建立了人类肠道菌群的QS数据库(http://www.qshgm.lbci.net/)和QS通讯网络,为进一步解析肠道菌群互作、构建合成菌群和开发微生态疗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2-06-08
王刚团队:益生菌改善抑郁症和共存的胃肠道症状
近期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刚作为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益生菌治疗(含短双歧杆菌 CCFM1025、长双歧杆菌 CCFM687 和乳酸片球菌 CCFM6432三个益生菌菌株)可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共病胃肠道症状,益生菌调节5 -羟色胺能系统被证明是其对大脑和肠道有益的关键机制。
2022-06-04
iMeta:北京大学陈峰团队发表口腔菌群研究中各部位取样的实验方法
2022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陈峰、陈智滨等在iMeta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sampling strategy of oral microbiome”的实验方法类(Protocol)文章。该文章详细介绍了口腔菌群研究中各部位的取样策略,包括取样、运输、处理和储存。
2022-06-03
更多>>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