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涛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长聘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姜长涛教授提出“代谢性疾病肠治”的新理论:首创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的新概念,发现菌源同工酶DPP4并揭示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Science, 2023);发现降解尼古丁的肠道共生菌,提出肠道共生菌通过尼古丁降解酶NicX改善代谢性疾病的新型干预策略(Nature, 2022);揭示宿主反向调控肠道菌群代谢的新范式,发现宿主肠HIF-2α重塑菌群胆汁酸代谢酶谱,诱导代谢性疾病(Cell Metabolism, 2021);描绘了调控代谢性疾病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物特征图谱,揭示肠道共生菌代谢物胆汁酸、尼古丁、神经酰胺及菌源宿主同工酶DPP4是介导器官间互作的关键介质,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共性发病机理;发现菌源DPP4、肠SMPD3、FXR、TGR5、HIF-2α等多个代谢性疾病干预的新靶标,研发出Dau-d4、解木聚糖拟杆菌、胆汁酸GUDCA与HCA、IL-22、PT2385等一系列可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生物制剂和候选药物。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3篇)、Cell Metabolism(3篇)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其中4篇入选高被引论文,1篇获F1000最高等级推荐,8篇得到国际知名学者推荐及同期评述,受邀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Cell Host & Microbe等期刊发表综述或述评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科学探索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树兰医学青年奖、北美华人糖尿病学会(CADA)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主持国自然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作为PI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刘双江/刘宏伟/姜长涛Nature子刊:小克里斯滕森氏菌生成新型胆汁酸,改善代谢
山东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宏伟和北京大学姜长涛及团队,发现肠道共生菌小克里斯滕森氏菌通过生成一类新型次级胆汁酸来改善宿主代谢。
01-18
姜长涛+乔杰+雷晓光+王广等Science:菌源同工酶为改善糖尿病提供新靶点
Science最新发表北京大学姜长涛、乔杰院士、雷晓光以及首都医科大学王广与团队的重磅研究,首次对肠道菌群中潜在的菌源宿主同工酶进行了大规模鉴定,并以菌源DPP4为例,表明这种菌源同工酶可以在肠屏障受损的情况下影响宿主的GLP-1活性、损害糖稳态。同时,菌源DPP4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对靶向人体DPP4药物西他列汀的应答差异的重要原因,而选择性靶向菌源DPP4的候选药物有望改善糖尿病治疗。总之,该研究表明疾病相关的菌源同工酶可作为新的药物靶点,为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2023-08-04
付卫+张志鹏+姜长涛+孙露露: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大肠癌中的作用(综述)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癌症,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肠道菌群大量存在于肠道中,尤其是结直肠,并且可与宿主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多种生理过程。北京大学付卫、张志鹏、姜长涛、孙露露及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近综述性文章,归纳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且总结了肠道菌群有助于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
2023-06-15
祝贺姜长涛教授和潘安教授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
2021年11月20日,第八届“树兰医学奖”名单揭晓,潘安和姜长涛两位老师赫然在列。
2021-11-22
姜长涛+乔杰+雷晓光+王广等Science:菌源同工酶为改善糖尿病提供新靶点
① 建立一个酶活筛选平台,对110种人类疾病相关酶进行测定,从肠道菌群中鉴定出71个可模拟宿主酶功能的菌源同工酶;② 糖尿病重要靶点二肽基肽酶4(DPP4)的菌源同工酶主要由拟杆菌属表达,其能在肠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中降低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活性,损害糖稳态;③ 靶向人体DPP4的药物西他列汀对菌源DPP4抑制较弱,与分子结构有关,菌源DPP4可影响西格列汀的治疗效果;④ 通过高通量筛选和结构修饰获得一种选择性的菌源DPP4抑制剂Dau-d4(蝙蝠葛苏林碱衍生物),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GLP-1活性和糖稳态。
2023-08-03
付卫+张志鹏+姜长涛+孙露露: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大肠癌中的作用(综述)
①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肠道菌群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② CRC能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其发展可能与肿瘤位置与位点特异性细菌有关;③ 细菌在CRC形成、发展和/或转移发挥着有害或保护作用,病毒、真菌及肿瘤内菌群的作用机制尚需研究;④ 肠道菌群产生的胆汁酸和氧化三甲胺可促进CRC,短链脂肪酸、氨基酸、植物化学物质可抑制CRC,饮食和其他代谢物也可影响CRC;⑤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在CRC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潜在作用。
2023-06-01
姜长涛等Nature:肠菌降解肠道尼古丁,或能缓解吸烟相关NASH
① 在吸烟者和小鼠模型中,吸烟期间肠道中有大量尼古丁积累;② 发现肠道细菌解木聚糖拟杆菌(Bx)能有效降解尼古丁,其通过尼古丁降解酶NicX生成一种新型尼古丁代谢产物HPB;③ 给暴露于尼古丁的小鼠定植Bx,可通过NicX介导的方式减少肠道尼古丁浓度,缓解尼古丁加剧的NASH进展;④ 机制上,尼古丁激活肠上皮AMPKα1,促进神经酰胺代谢酶SMPD3的磷酸化,抑制其蛋白降解,从而增加肠源性神经酰胺生成,促进NAFLD向NASH发展。
2022-10-19
姜长涛团队Cell子刊:宿主肠HIF-2α与肠道菌群互作调节肥胖的新机制
① 肠HIF-2α通过上调Ldha表达来提高肠道内乳酸水平,乳酸通过增强多糖利用促进普通拟杆菌生长;② 特异性敲除肠HIF-2α导致小鼠肠道内乳酸降低,使普通拟杆菌减少,伴随扭链瘤胃球菌增多,引起胆汁酸牛磺胆酸(TCA)和脱氧胆酸(DCA)升高;③ TCA和DCA通过激活脂肪细胞的胆汁酸受体TGR5来上调UCP1和CKMT2表达,从而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生热,改善小鼠肥胖;④ 给小鼠补充TCA或DCA以及灌胃扭链瘤胃球菌可复现这些有益作用,而定植普通拟杆菌会抑制脂肪生热、加重肥胖。
2021-07-29
同济大学Nature子刊:肠道MYC转录因子或是防控肥胖的新靶标
① 肥胖小鼠和患者肠道中转录因子MYC的表达增加,并与肥胖患者BMI呈正相关;② 特异性敲除小鼠肠道Myc或使用MYC抑制剂10058-F4,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同时伴有血清中GLP-1的增加和神经酰胺水平的降低;③ 从机制上讲,肠道中MYC表达降低会促进GLP-1的产生和分泌,而编码神经酰胺合酶4和催化神经酰胺从头合成的Cers4为MYC靶基因;④ 肠道MYC或可作为防治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潜在药物靶点。
2021-07-01
姜长涛+张抒扬:靶向肠道FXR/SMPD3轴,或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① 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高胆固醇饮食的ApoE-/-模型小鼠中,受肠道FXR调控的血液FGF19/FGF15水平升高(提示肠道FXR活化),并与神经酰胺水平正相关;② 小鼠研究表明,肠道FXR通过上调其靶基因鞘磷脂磷酸二脂酶3(SMPD3)来促进肠源神经酰胺生成,并抑制由CYP7A1介导的胆固醇分解代谢,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③ 通过补充甘氨熊脱氧胆酸或GW4869来抑制肠道FXR/SMPD3轴,可降低血液神经酰胺水平,从而减少模型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
2021-05-03
姜长涛团队: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代谢疾病治疗的新趋势(综述)
① 肠道菌群紊乱存在于很多代谢性疾病中,如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多囊卵巢综合症;② 宿主基因、免疫及饮食都塑造着肠道菌群,同时,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与免疫应答也影响着宿主的健康;③ 二甲双胍可通过降低脆弱拟杆菌丰度,增加甘氨熊脱氧胆酸水平,并抑制FX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糖原合成,缓解高血糖症;④ 因此,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可成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有效疗法。
2020-12-21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长聘教授、博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国家“杰青”获得者
科学探索奖获得者
姜长涛教授提出“代谢性疾病肠治”的新理论:首创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的新概念,发现菌源同工酶DPP4并揭示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Science, 2023);发现降解尼古丁的肠道共生菌,提出肠道共生菌通过尼古丁降解酶NicX改善代谢性疾病的新型干预策略(Nature, 2022);揭示宿主反向调控肠道菌群代谢的新范式,发现宿主肠HIF-2α重塑菌群胆汁酸代谢酶谱,诱导代谢性疾病(Cell Metabolism, 2021);描绘了调控代谢性疾病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物特征图谱,揭示肠道共生菌代谢物胆汁酸、尼古丁、神经酰胺及菌源宿主同工酶DPP4是介导器官间互作的关键介质,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共性发病机理;发现菌源DPP4、肠SMPD3、FXR、TGR5、HIF-2α等多个代谢性疾病干预的新靶标,研发出Dau-d4、解木聚糖拟杆菌、胆汁酸GUDCA与HCA、IL-22、PT2385等一系列可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生物制剂和候选药物。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3篇)、Cell Metabolism(3篇)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其中4篇入选高被引论文,1篇获F1000最高等级推荐,8篇得到国际知名学者推荐及同期评述,受邀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Cell Host & Microbe等期刊发表综述或述评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科学探索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树兰医学青年奖、北美华人糖尿病学会(CADA)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主持国自然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作为PI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1999.9-2004.7,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临床学士学位
2004.9-2009.7,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
2022.05~至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2021.08~至今:北京大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长聘教授
2020.01~至今:北京大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博雅特聘教授
2014.09~2020.08:北京大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研究员、助理教授
2009.09~2014.0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
从事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化医学研究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秘书长
《Cell Metabolism》杂志编委
《遗传》杂志副主编
科学探索奖
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
树兰医学青年奖
北美华人糖尿病学会(CADA)青年科学家奖
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北京市科技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