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
从事儿科、新生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及新生儿危重症抢救具有丰富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危重病与新生儿重症监护,侧重于新生儿呼吸病学、新生儿脑损伤与脑保护、新生儿微生态学及早产儿临床管理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专家。兼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和《儿科药学杂志》编委。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2022
CA[Oxygen reserve index: a new parameter for oxygen therapy]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10.7499/j.issn.1008-8830.2206112
CA[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autophagy i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A549 cells]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10.7499/j.issn.1008-8830.2202135
2021
CA[Sudden unexpected postnatal collapse in a neonate]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10.7499/j.issn.1008-8830.2012020
2020
2019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专委会候任主委
从事儿科、新生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及新生儿危重症抢救具有丰富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危重病与新生儿重症监护,侧重于新生儿呼吸病学、新生儿脑损伤与脑保护、新生儿微生态学及早产儿临床管理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专家。兼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和《儿科药学杂志》编委。
1979年9月~1984年7月: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科系本科生
1991年9月~1994年7月:暨南大学医学院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
2010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生)
1984年7月~1988年8月: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医师
1988年8月~1991年9月: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医师
1994年7月~2002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1996年10月~1997年3月:在新加坡Kandang Kerbau妇幼医院NICU进修
2002年6月~2009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1月~3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Michener Institute进修新生儿呼吸治疗
2009年11月~2012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妇婴院区新生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4年9月赴美国乔治城大学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学习ECMO技术
2012年1月~现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主任、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新生儿危重病与新生儿重症监护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兼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分会委员
中国优生协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新生儿医学研究与培训(东北)基地/(华南)基地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质控分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2009年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一等奖
2006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2月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一等奖
2009年12月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特别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