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环龙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肠外与肠内营养和肠道微生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和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常委、上海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组副组长、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临床营养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上海医学》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八本杂志编委。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上海市领军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973前期、863子课题、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余分。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2014年度获得中国医院协会创新院长奖。
秦环龙+鲍慧等:慢性肾病严重程度与肠菌及代谢物的紊乱有关
① 纳入68名非透析慢性肾病(CKD)患者和20名健康者,26种微生物在CKD患者中显著变化,18种随着疾病进展而改变;② 肠菌变化伴随着精氨酸、脯氨酸、花生四烯酸、谷胱甘肽代谢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途径的功能变化;③ CKD严重程度相关细菌与4种基本代谢途径的特征代谢物间存在复杂共生关系,布氏瘤胃球菌、粪便氢醌和血清肌酐在CKD进展中起关键作用;④ 基于识别的4种标记物种和代谢物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可很好区分CKD疾病严重程度(AUC>0.9)。
2023-01-09
秦环龙团队:大肠癌的跨人群肠道菌群特征,及与血清代谢物的关系
① 纳入上海结直肠癌(CRC)队列225人(包括CRC和腺瘤患者及健康对照),鉴定出CRC的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组变化;② 将所得的肠道菌群特征在7个不同地域的CRC队列中验证,得到一组跨队列的CRC相关微生物;③ 对菌群和代谢组进行整合分析,鉴定出CRC相关肠道菌群特征与多种CRC相关血清代谢物(如2-亚油酰甘油(18:2)和全氟辛烷磺酸)的关联;④ 开发了基于菌群和血清代谢物的诊断模型,能够准确鉴定CRC和腺瘤患者(AUC分别为0.994和0.912)。
2022-07-01
秦环龙+秦楠:解析我国长寿老人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组
① 对116个汉族家庭中极长寿老人(94-105 岁)及其子女(50-79 岁)的肠道微生物组和血液代谢组进行比较;② 高龄老人存在广泛的宏基因组和代谢组重塑,且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存在世代差异;③ 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表明,遗传与宏基因组和代谢组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具有世代特异性;④ 但有131个血浆代谢物与QTL的关联可跨代,集中在6个基因位点,包括FADS1/2与花生四烯酸、PTPA与琥珀酰肉碱以及FLVCR1与胆碱之间的关联。
2022-04-14
秦环龙+蔚青:生酮饮食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机制(综述)
① KD可诱导机体代谢(如增加脂肪酸、酮体水平和降低血糖浓度)和肠道菌群(如增加AKK菌,减少沙门氏菌)改变;② KD通过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饱腹感和减少炎症等途径改善代谢紊乱;③ KD也可通过提高线粒体功能和ATP生成,减少氧化应激和大脑炎症,改善运动功能和运动神经元存活等改善神经病理和生化行为;④ KD通过降低肿瘤GPR109A的表达、mTORC1的激活和葡萄糖摄取可降低肿瘤生长,提高生存期。
2022-01-17
秦环龙团队:大肠癌中的“坏”细菌,或能在免疫治疗中发挥“好”作用
① 分析41名接受PD-1阻断治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发现具核梭杆菌(Fn)水平较高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② 在多种CRC小鼠模型中,Fn可增强PD-L1阻断治疗的抗肿瘤效果、延长生存期,并使对PD-L1阻断治疗不应答的小鼠产生应答;③ 机制上,Fn可活化STING信号通路诱导CRC细胞表达PD-L1,并增加IFN-γ+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积累,从而提高肿瘤对PD-L1阻断治疗的敏感性;④ 在CRC患者衍生的类器官中,暴露于Fn可提高对PD-L1阻断治疗的应答。
2021-11-19
陈启仪+秦环龙等:上海十院的FMT供体筛选经验
① 粪菌移植供体筛查综合考虑6方面:生理、心理、个人情况、稳定性、持续性和限食耐受性;② 从2012年起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3步升级为5步:1)针对年龄、BMI等进行基础筛查,2)针对菌群介导的疾病和传染病等进行临床评估,3)粪便检测评估菌群失调和病原体,4)血液检测以排除病原体和系统器官功能障碍,5)生活方式评估;③ 标准更加严格后,合格率从最初的8.38%降至1.7%,但有效率从42.8%增至68.7%,副反应率从30.7%降至20.1%。
2021-11-06
国内团队: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应逐步达到目标需求,勿操之过急!
① 纳入中国11家医院经NRS2002评估≥3分的有营养风险的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男女的能量目标分别计为30和25kcal/kg(按理想体重);② 共有411例患者入选并随机分为IGEN组(在术后第3天即达到100%目标热量)和GGEN组(在术后第3天获得40%的目标能量,随后每天增加10%的目标能量);③ 在最终纳入分析者中,IGEN组感染17/199 (8.5%),GGEN组感染19/207 (9.2%),两者无明显优劣;④ IGEN组胃肠道不耐受事件显著多于GGEN组(29.1% VS 15.5%)。
2021-10-30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AJCN中文版主编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肠外与肠内营养和肠道微生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和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常委、上海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组副组长、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临床营养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上海医学》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八本杂志编委。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上海市领军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973前期、863子课题、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余分。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2014年度获得中国医院协会创新院长奖。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历任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
国家药物临床验证机构医院负责人
肠外肠内营养研究室主任
2012年1月20日起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
为胃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全胃切除术、上半胃癌根治手术(D3、D4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结直肠癌根治手术(Dixon,Mile‘s手术)等。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擅长肠外营养治疗危重病人的优势,对外科复合性创伤、肠瘘、短肠综合症、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病人的治疗实施代谢调理,采用合理的营养治疗及结合其他先进的治疗手段,为挽救病人生命以赢得进一步治疗机会提供保障。
主要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防治和大肠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性标志物的研究。此方面我们已有前期研究基础,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基金,取得了初步的结果。先后有10余名研究生完成工作,形成了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营养支持学组全国委员
上海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会委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会委员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肠外肠内营养杂志编委会委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会委员
上海医学等期刊杂志编委
上海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一项,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二项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承担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跟踪计划,拥有国家专利六项
2003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后,1999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获2009年度全国和上海市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