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云南大学研究员
张志刚,博士,云岭学者、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理事,Microorganisms杂志编委,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  
张志刚团队:野生授粉昆虫肠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的分歧和趋同规律
① 纳入中国境内膜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的34种共计861个传粉昆虫个体,进行16S测序,以分析其肠道菌群;② 分类鉴定后发现不同传粉昆虫属的优势菌属和群落组成存在谱系特异性差异;③ 使用宏基因组对授粉苍蝇和黄蜂进行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差异是否与系统发育相关;④ 授粉苍蝇存在一株新细菌与蜜蜂核心菌属Gilliamella属密切相关,但两者功能不同;⑤ 生态、生理和非进化适应在决定不同传粉昆虫的菌群结构和功能方面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3-07-28
张志刚团队:能适应极端环境的藏猪肠道菌群有何特征?
① 从低海拔圈养猪(中国和欧洲共287头)和65头高海拔藏猪粪便样本重建获得8210个MAGs,归属于1050个SGBs(73.47%是新物种);② 藏猪和低海拔猪肠菌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藏猪相关SGBs能够消化多种复杂多糖(如纤维素、几丁质和果胶等);③ 纤维杆菌门和Elusimicrobia相关物种在藏猪肠道中富集,参与短链/中链脂肪酸、氨基酸和维生素合成;④ 纤维杆菌门合成乙酸、丙氨酸、血红素和四氢叶酸等代谢物能力较强,这些代谢物有助于宿主适应高海拔。
2023-05-24
戴海龙+张志刚+于雪:肠道菌群或可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
① 收集心血管病病人与无病对照组粪便样本,发现吸血弧菌属、瘤胃球菌属和艾森伯格菌与轻度冠状动脉狭窄(MCS)、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② 在MCS与SA诊断上,基于纯菌群指标的模型比临床指标更准确;③ 菌群指标可提高临床指标对AMI诊断的准确性;④ AMI的菌群指标Sporobacter和艾森伯格菌分别与临床指标肌酸激酶(CK)和血红蛋白(Hb)负相关;⑤ 作为AMI组的对照指标,多尔氏菌属与CK呈负相关,但与Hb呈正相关。
2022-10-27
于黎+张亚平+张志刚:食蚁动物如何与菌群合作适应吃蚂蚁?
① 为探究食蚁哺乳动物特殊食性的演化适应,研究人员以三个独立演化的食蚁哺乳动物类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宿主基因组和肠道微生物组的综合研究;② 食蚁哺乳动物的宿主和肠道微生物协同演化出将蚂蚁和白蚁几丁质外骨骼消化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能力;③ 食蚁类哺乳动物基因组保留多个与几丁质降解相关基因,肠道微生物中也有更多的与几丁质降解有关的菌群和酶家族;④ 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会“合作”在消化道不同位置分泌酶降解几丁质。
2022-08-22
张志刚团队: 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肠道菌群的趋同及独特的年龄变化模式
① 选择3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狐猴、黑猩猩和恒河猴)和4个人群(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共913个样品,分为年轻和年老两组;② 结合泛基因组分析发现, 6个具有产丁酸潜力的抗炎特征菌属(Coprococcus、罗斯氏菌属、Gemmiger、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massilia 和粪杆菌属)与衰老密切相关;③ 恒河猴的66种血浆差异代谢物发生了年龄相关变化,其中羟脯氨酸和亮氨酸分别与普雷沃菌属和Prevotellamassilia呈显著正相关;④ 泛基因组分析6个特征菌属可以合成亮氨酸和精氨酸,宿主可利用精氨酸生成羟脯氨酸和脯氨酸。
2022-06-27
于黎+张志刚+陈武:肠道菌群研究助力穿山甲圈养保护
① 饮食组成差异与抗生素使用会造成圈养和野生穿山甲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和功能差异;② 短时圈养组和野外组的肠道菌群组成更相似,圈养时间增加和抗生素使用加大了圈养组和野外组的肠道菌群差异;③ 圈养组肠道菌群对多糖类和脂肪酸等代谢能力增强,野外组具有更强的代谢外源物质能力;④ 圈养穿山甲中抗性基因和毒力因子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与胃肠道炎症相关的毒力因子数量显著增加,揭示了圈养穿山甲易患胃肠道疾病的潜在机制。
2021-08-05
国内团队:COVID-19感染导致儿童上呼吸道和肠道菌群持续失衡
① SARS-CoV-2感染改变了儿童上呼吸道和肠道的菌群结构;② 儿童在新冠感染后的2个月内菌群持续失衡且极具波动,甚至到康复出院后的2–3周;③ 感染儿童的上呼吸道和肠道菌群展现不同步的动态演化趋势;④ 上呼吸道和肠道菌群协调恢复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儿童和成人间存在明显差别,儿童的菌群相对脆弱,易受干扰;⑤ 新冠病毒对儿童上呼吸道和肠道菌群发育的长期影响及其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值得持续关注。
2021-05-29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6
2015
云南大学研究员
张志刚,博士,云岭学者、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理事,Microorganisms杂志编委,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  
主要从事复杂性状形成、维持和演化的肠道微生物组学机制研究,应用肠道微生物整合生物学策略在人及动物微生物组与环境响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原创性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领域顶级杂志Current Biology(3篇)、National Science Review、ISME J等发表了SCI论文30余篇。累计被Nature,Science等国际核心SCI刊物引用超过1600次(Web Science 统计),1篇被评为高被引用论文,1篇被《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主持省部级重点或重大项目3项,包括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课题1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云岭学者项目1项,获得了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9)。
1998.09~2002.07: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
2003.09~2008.12:云南农业大学,博士
2019.06~至今: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17.01~2019.05: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14.01~2016.1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09.02~2013.1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动物适应性性进化
肠道微生物与多细胞动物宿主的协同进化
探索肠道微生物干预或调控动物复杂性状的机制机理
预防医学协会云南省微生态分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