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四十五载,乳酸菌素蓄势启航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3-11-09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做实科学研究、做实产品产业、做实产学研合作,续写乳酸菌素传奇。

今天,微生态研究如火如荼,微生态制剂产业蓬勃发展,琳琅满目的酸奶、乳制品,种类繁多的乳酸菌制剂走进了千家万户。

但在技术、设备落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称为“中国乳业泰斗”的骆承庠先生带领着研究学者们攻坚克难,经过一次次实验,1978年终于成功研制乳酸菌素并实现产品转化,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后生元产品。

如今乳酸菌素走过了45年,默默守护着国人的肠道健康。

2023年10月31日,北京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携手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回到乳酸菌素的发源地东北农业大学。在三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纪念乳酸菌素成功研制45周年暨东北农大-华润江中肠道微生态前沿研讨会”上,产学研专家、中青年学者一起,追溯了乳酸菌素从诞生、到应用、到发展,所历经的传奇故事。

点击链接可浏览会议官网:https://www.chinagut.cn/jz/2023?kf=rxcyjy

     
45年前  东农学者成功研制“乳酸菌素”
1978年,东北农业大学骆承庠先生带领团队,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完成菌种发酵物干燥,终于成功研制出乳酸菌素。

乳酸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或多肽。提起它的历史,我们不得不先从乳酸菌,尤其嗜酸乳杆菌说起。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泡菜、乳制品等食物摄入乳酸菌。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首次发现乳酸菌。1900年,奥地利医生莫罗首次从人体胃肠道分离嗜酸乳杆菌。1907年,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提出乳酸菌与健康有关。1922年,Rettger和Cheplin报道嗜酸乳杆菌对人体消化有临床功效。

据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霍贵成介绍,嗜酸乳杆菌是发现最早、研究较为广泛的益生菌,它的代谢产物可作为制药工业原料,用于生乳酸菌素片等药品,其活菌也可用来生产益生菌制剂及功能性食品。“乳酸菌素的开发,正是起因于人们对酸奶的营养价值和肠道调理功能的深入认识。”

图1  乳酸菌素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

1978年5月1日发表在《中国乳品工业》杂志的文章中,骆承庠先生介绍了乳酸菌素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

(骆承庠. 中国乳品工业, 1978, 2: 25-35.)

从我国益生菌自主研究的历程来看,乳酸菌素作为后生元的应用开发相较于国际上其实并不落后。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肠道微生态制剂研究举步维艰。1972年,东北农业大学骆承庠先生带领团队开始了微生态制剂开发,最终成功研制出乳酸菌素。1978年,他在《中国乳品工业》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乳酸菌素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这是东北农业大学团队在中国微生态研究和应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姜毓君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

     
45年来  乳酸菌素片成为国人“家中常备”
乳酸菌素片“以食为药”,成为国内最典型的后生元药物,如今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国人肠道日常调理必备。

伴随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陆续开发微生物群的调控手段,从直接利用微生物(如益生菌、粪菌移植),到利用微生物的食物(如益生元),再到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后生元)。

 “2013年,后生元概念被首次提出。2021年5月,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发布共识明确后生元的定义: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份制剂。”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杨瑞馥强调,其实早在40多年前中国就实现了后生元的产品化应用——乳酸菌素片。

相比益生菌,霍贵成教授认为:“乳酸菌素安全性好,生产、储存更便捷,应用场景更加广阔。”

近年,有关乳酸菌素作用机制与健康功效的研究再次引发业界关注。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柏良对此颇有心得:“研究已经证实,乳酸菌素可抑制致病菌、参与肠道菌群调节,并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等肠道疾病显现临床功效。”

华润江中与乳酸菌素结缘于20年前。

2003年,基于骆承庠先生研制的乳酸菌素,华润江中启动了江中乳酸菌素片研发。2005年,江中乳酸菌素片获批国药准字H20059905。2013年,江中乳酸菌素片上市。2014年全面上市当年即跨入OTC亿元俱乐部。2019年,正式更名“利活牌乳酸菌素片”。如今在同名产品中,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市场份额高达88.8%,连续多年荣获行业、产业、消费者端荣誉。

华润江中副总经理刘文君补充到:“今天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已经成为中国药品微生态制剂、后生元产品的领军者,我们还会持续从原料端、制剂端、临床端,推进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的全产业链研发。”

图2 乳酸菌素片具有显著改善抗生素致菌群紊乱相关腹泻小鼠的腹泻症状及调节菌群组成的作用。

左图:乳酸菌素片组(LB)、酸奶组(YG)、培菲康组(BT)小鼠腹泻评分、体重、盲肠指数和盲肠长度对比;右图:各组COG功能分类分析。

( Can J Infect Dis Med Microbiol, 2022 Mar 22,2022:6521793.)

2019年开始,华润江中相继启动一系列药理和临床研究,包括发掘针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急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发挥作用的药理机制,开展慢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根除方向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截至2023年10月30日,已发表有关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的SCI论文1篇,中文论文24篇;拥有授权专利5项,实质审查中3项。

     
未来  做强做实乳酸菌素事业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做实科学研究、做实产品产业、做实产学研合作,科研端与产业端将携手并进,续写乳酸菌素传奇。

我们深处一个被大数据包围的时代,人工智能(AI)的崛起推动了无数领域的创新与进步,无疑也为乳酸菌素的研发与应用创造出无限可能。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看来,在乳酸菌研发领域,AI有着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包括数据分析与预测、优化发酵过程、新菌株发现与开发、药物与功能性食品开发、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提高决策效率与跨学科研究……它必将助力乳酸菌素的研发跨入一个全新时代。

图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赋能乳酸菌及相关研究

那么乳酸菌素片这个令国人骄傲的肠道微生态制剂如何能焕发更大价值?每个人心中已有答案。

“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我们必须创新挖掘乳酸菌素的微生物资源,同时要精准地找到对应症状。”杨瑞馥研究员认为核心就是“创新”。

30余年专注乳酸菌研发的张和平坚信:“乘着AI的翅膀,改写乳酸菌研究游戏规则,加速科学进展,重塑科学发现,让数据带飞乳酸菌研究!”

霍贵成教授的回答言简意赅:“就两个字‘做强’!”

作为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酸菌素相关研究的中坚力量,李柏良教授认为:“我们年轻人一定要发扬前辈成果,以创新为己任,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基于菌株水平,从肠道宝藏中挖掘更多新的益生菌,开发肠道微生态制剂。”

刘文君副总经理也有感而发,“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华润江中将加强企业端与科研端的深度合作,通过更多原料、制剂、药理、临床研究等,实现乳酸菌素片持续优化,发展乳酸菌素产业。”

“希望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基于科学创造价值,缔造不朽的科学故事;希望华润江中依托科技、科研良性发展产业,成就更辉煌的商业成功;希望双方强强联手,共同续写乳酸菌素传奇!”这是热心肠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蓝灿辉的心愿,也代表着投身乳酸菌素事业的产学研人士的共同心声。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