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药物吸收
文章数:3篇
药物吸收
菌群可恢复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食品及药品中含有大量小分子添加剂(赋形剂),对人体生理、药物安全及药物应答的影响尚未明确。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对136种赋形剂进行筛选,鉴定出24种对OATP2B1(一种肠道转运蛋白)有抑制作用,其中FD&C Red 40号可抑制小鼠的OATP2B1对非索非那定(一种抗组胺药物)的吸收。在体外实验中,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FD&C Red 40号等OATP2B1抑制剂并使其失活,导致其代谢产物无法抑制OATP2B1。该研究提示,一些食品添加剂及药用辅料可能抑制肠道的药物吸收,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这些添加剂,以恢复肠道的药物吸收。
药物吸收
excipients
drug absorption
human gut microbiome
azoreductases
药物研发
Nature子刊:用于口服药物筛选的胃肠道新模型
利用癌细胞测试口服药物的传统方法,无法有效预测药物在肠道中的体内吸收情况,且存在效率低的问题。《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的一项研究建立了一个使用猪胃肠组织外植体的机器人培养系统,可用于高通量分析预测口服药物在人体肠道中的吸收情况。
药物研发
口服药物
药物吸收
高通量筛选
体外培养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iPSC衍生的肠道模型,将在药物研发中发挥大作用(综述)
药物研发离不开细胞实验,比如用不同细胞系作为体外肠道模型来评估药物吸收和代谢。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出现和分化培养条件的优化,用iPSC分化为肠上皮样细胞作为肠道模型,将在药物研发中发挥大作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专门发表综述,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药物研发
体外肠道模型
药物吸收
肠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