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会议
更多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抑郁
文章数:37篇
肠-脑轴
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标志物或可诊断精神疾病及慢性疲劳(综述)
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19项研究的数据进行总结后发现,严重精神疾病(包括抑郁、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疲劳患者的多种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连蛋白、sCD14、LPS、LPS结合蛋白、抗内毒素抗体、α1-抗胰蛋白酶)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肠-脑轴
生物标志物
荟萃分析
精神疾病
抑郁
肠-脑轴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失调诱发小鼠抑郁症的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慢性不可预测的轻度压力(UCMS)诱导的小鼠抑郁症模型中,发现UCMS可通过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脂肪酸的代谢,以抑制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的激活,从而降低小鼠的海马神经发生,并引发抑郁样行为。恢复内源性大麻素信号,或补充特定菌株以调节肠道菌群,可缓解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该研究结果提示,饮食或益生菌干预或可作为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手段。
肠-脑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抑郁
肠-脑轴
焦虑及抑郁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上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述,通过对26项研究(包括20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焦虑及抑郁的关联,发现在焦虑及抑郁患者的肠道菌群中,促炎症菌富集,而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减少。机制上,特定细菌可能通过肠-脑轴将外周炎症传递入脑,在焦虑及抑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肠-脑轴
综述
焦虑
抑郁
肠-脑轴
一文读懂:饮食如何影响抑郁(综述)
营养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健康饮食模式(例如地中海饮食、抗炎饮食)或有助于降低抑郁风险。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概述了饮食影响精神健康及脑健康的多种潜在分子机制。
肠-脑轴
综述
饮食
抑郁
产酸饮食
减少产酸饮食摄入或可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抑郁风险
抑郁症状高发于乳腺癌生存患者中,可能显著影响生存质量并增加总死亡率。产酸饮食(高摄入高蛋白、肉类、奶酪、精致碳水化合物、软饮料等,低摄入水果/蔬菜等)可能影响抑郁的发展。来自Cancers上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结果,对近3000名乳腺癌生存患者进行平均7年的随访后发现,产酸饮食摄入与抑郁风险增加相关,尤其是在年轻患者及久坐患者中。该研究提示,减少产酸饮食的摄入或可降低乳腺癌生存患者的抑郁风险。
产酸饮食
纵向队列研究
研究论文
乳腺癌
抑郁
焦虑
菌群代谢物或提高小鼠对应激性焦虑和抑郁的恢复力
慢行应激会破坏免疫稳态,而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则会减弱炎症,从而提高机体对应激诱导的免疫和行为异常的恢复能力。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益生菌和富含多酚的后生元联用可减轻机体回肠和大脑中应激性免疫和行为异常,描述了一种新的联合生物治疗慢性应激性行为损伤的方法,同时定义了肠道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调节周围和脑免疫系统的潜在机制。
焦虑
抑郁
gut-brain-axis
Gut microbiota
adaptive immunity
肠-脑轴
酗酒者的精神和行为问题与肠道和菌群紊乱有关
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酒精依赖患者的社交障碍与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而小鼠的粪菌移植实验证实,肠道菌群的紊乱介导了酒精依赖患者的抑郁及社交行为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患者肠道菌群产生的乙醇增加,抑制了肝脏生酮作用,导致β-羟基丁酸合成及释放的减少。同时,血液β-羟基丁酸水平的降低与AD患者的髓鞘形成受损、社交障碍及抑郁相关。
肠-脑轴
alcohol use disorder
Gut microbiota
gut-brain axis
sociability
素食
素食与抑郁或焦虑的风险无关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及9项横断面研究的数据后发现,素食与抑郁或焦虑的风险均无显著关联。
素食
anxiety
depression
stress
Vegetarian diet
孕期精神压力
JAMA子刊:母亲精神压力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是雪上加霜
母亲在孕期孕检时如果被告知胎儿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将极大增加其精神压力,包括焦虑、抑郁等。本研究发现,在这部分人群中,母亲的压力和焦虑症状还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使海马体和小脑发育较差。该研究提示了对于这部分母亲的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性。
孕期精神压力
孕妇
胎儿
胎儿大脑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抑郁
利用肠道菌群评估抑郁表型
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基于肠道菌群的扩增子序列变异对肠道菌群的分类群及功能进行分析,可显著区分出具有抑郁表型的个体,或可用于辅助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
抑郁
扩增子序列变异
菌群-肠-脑轴
生物标志物
抑郁症
创伤后应激
关注流产/宫外孕女性心理健康问题
本研究通过队列调查,发现在发生流产和宫外孕的女性中,其创伤后应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虽然随着时间的推迟,其患病率有所降低,但直至9个月后,其比例仍不容小觑。关注这部分女性的心理健康,为下一次的备孕做好准备。
创伤后应激
流产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Post-traumatic Diagnostic Scale
pregnancy
神经发育
孕期西式饮食为何会损害后代神经发育?
西式饮食中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少证据显示,过多的ω-6 PUFA可影响代谢和认知过程。Molecular Psychiatry近期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孕期饮食中含有过多ω-6 PUFA,可影响后代的大脑神经发育和功能,并揭示了该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
神经发育
动物实验
孕期营养
焦虑
抑郁
肠-脑轴
粪肠球菌2001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及抑郁样行为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可表现出抑郁样行为,使用粪肠球菌2001处理,可抑制小鼠肠道及海马体中的炎症反应,并缓解结肠炎及抑郁样行为。
肠-脑轴
Antidepressant
apoptosis
EF-2001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益生元
益生元能否改善胖子的抑郁和焦虑相关标志物?
肥胖与焦虑和抑郁存在显著关联,与肠道菌群和内分泌变化有关。Nutrition Reviews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综合评估了益生元/合生制剂干预对肥胖/超重成年人的多种肥胖、抑郁和焦虑血液标志物的作用,表明菊粉型果聚糖或能降低胃饥饿素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
益生元
C-Reactive Protein
ghrelin
Obesity
Prebiotics
肠-脑轴
青春期补充益生菌改善LPS引起的小鼠免疫反应和行为问题
青春期是身体和大脑关键的发育期,肠道菌群在这一时期的作用尚缺乏研究。《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给小鼠在青春期补充益生菌,或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减少急性炎症反应、阻断应激诱导的大脑内TLR4表达增加,来防止青春期LPS暴露引起的小鼠行为异常,且该作用具有性别特异性。
肠-脑轴
Adolescence
Cytokines
development
gut-brain axis
肥胖基因
聂勇战:肥胖-肠道微生态-焦虑和抑郁
西京消化病医院的聂勇战教授发表题为《肥胖-肠道微生态-焦虑和抑郁》的报告,介绍了肥胖相关基因(FTO)敲除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和机制。
肥胖基因
肥胖
焦虑
抑郁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益生菌或可改善抑郁及焦虑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益生菌(而非益生元)可改善抑郁及焦虑症状。
益生菌
anxiety
depression
Microbiome
prebiotic
精神疾病
JAMA子刊:后代精神疾病或与妈妈妊娠期感染有关
本研究用了41年随访的数据,分析在胎儿时期,孕妈妈因感染性疾病住院是否会增加后代获精神性疾病的风险。结果显示,其宫内感染暴露与自闭症和抑郁症,以及自杀的风险有关,而与其他精神性疾病无关。结合本期母婴之声提到的孕期接种流感疫苗,看来孕期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精神疾病
队列研究
感染性疾病
孕妇
抑郁
抑郁
JAMA:解决肥胖伴随抑郁,光靠吃药还不够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Jun Ma等人近期在《JAMA》发表临床对照研究,发现对于肥胖伴随抑郁的人群,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行为干预的减肥治疗和问题解决型对症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体重和抑郁状况。该结果对治疗肥胖人群抑郁症状具有参考机制。
抑郁
肥胖
行为干预
问题解决型治疗
RCT研究
脑-肠-菌群轴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期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的一项人群队列研究显示,粪杆菌属、粪球菌属和小杆菌属等肠道细菌以及肠道菌群的丁酸代谢、多巴胺代谢等过程可能与心理健康相关,从人群层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值得参考。
脑-肠-菌群轴
队列研究
心理健康
欧洲人群
抑郁
父母风险因素
JAMA子刊:孩子的心理健康与父母健康风险相关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成长环境息息相关。JAMA Pediatrics近期的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经常饮酒以及心理症状重都可能增加孩子的焦虑/抑郁风险。但是本文对父母健康风险的评估仅局限在饮酒、受教育水平以及心理健康上,期待有更全面的评估方法,能够综合儿童成长家庭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全面揭示儿童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精神类疾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父母风险因素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儿童
抑郁
极低卡路里饮食+行为治疗+低强度锻炼可缓解抑郁症状(综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发现8-16周的极低卡路里饮食干预,辅以行为治疗及低强度锻炼,可显著缓解主观抑郁症状,但对焦虑无显著影响。
抑郁
饮食
抑郁
焦虑
饮食
脑-肠-菌群轴
魏泓+谢鹏等:肠道菌群经海马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途径影响小鼠行为
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有重要影响。魏泓和谢鹏团队利用小鼠模型,证明肠道菌群的有无、粪便菌群的来源对宿主的焦虑、抑郁行为有显著影响,该影响的作用机制与大脑海马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路有关,对研究脑肠轴、菌群-宿主互作具有参考价值。
脑-肠-菌群轴
脑-肠-菌群轴
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路
海马体
焦虑
婚姻
婚姻关系紧张与情绪问题引发肠漏,是炎症疾病隐患
来自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婚姻关系好坏与肠漏和系统性炎症水平的关联,表明敌对的婚姻关系和情绪障碍,可引起肠漏,为炎症疾病留下隐患。
Marriage
depression
Inflammation
Microbiome
Leaky gut
肠-脑轴
肥胖肠道菌群如何促进焦虑和抑郁?
糖尿病和肥胖可能增加焦虑和抑郁行为,Molecular Psychiatry本周的一项动物研究,阐释了肠道菌群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该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可改变脑内胰岛素敏感度和神经递质等代谢物水平,引起焦虑和抑郁,而口服抗生素可以逆转。这些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肠脑轴以及肠道菌群调节宿主行为的机制的理解,并为相关干预手段带来启示。
肠-脑轴
肥胖
焦虑
抑郁
抗生素
尿液菌群
FCIM: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的尿液菌群及心理变化
这是关注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的尿液菌群和心理因素研究,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尿液菌群
焦虑
抑郁
膀胱过度活动症
Fei Li
肠-脑轴
Neurotherapeutics:肠肽在焦虑与抑郁中的作用(综述)
这是Neurotherapeutics[IF:5.166]发表的关于肠肽在焦虑、抑郁和菌群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的作用的综述,值得好好看看,特别推荐!
肠-脑轴
肠肽
焦虑
抑郁
anxiety
肠嗜铬细胞
Gut:肠嗜铬细胞在神经精神性疾病中发挥作用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团队针对之前Gut发表的文章(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45998504)的解读和评论,在新研究之外,简要总结了肠嗜铬细胞在“肠脑轴”中的重要功能。值得好好读读,特别推荐。
肠嗜铬细胞
5-羟色胺
连蛋白
脂肪酸结合蛋白
焦虑
酸奶
EJN:19596名中国人研究表明,爱喝酸奶与抑郁无关
这是天津医科大学团队做的一项涉及19596名中国成人的横断面研究,表明习惯性喝酸奶与抑郁症状无显著关联。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酸奶产品或许都无法改善“肠脑轴”,另一方面也说明常喝酸奶应该不会让人变得抑郁。爱喝就喝吧,只是现有酸奶里的益生菌或许不神奇[呲牙]
酸奶
益生菌
抑郁
连蛋白
Gut:焦虑/抑郁或与肠道失调和屏障受损相关
这是一篇针对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人的肠道菌群、血清LPS和肠屏障完整性的文章,建立起了相关生物标记物和疾病症状的相关性,这是肠脑轴相关研究的重要进展,值得好好读一读看一看!
连蛋白
焦虑
抑郁
肠道屏障通透性
Jack A Gilbert